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慢跑之父”费克士却死于慢跑。慢跑确有许多好处与优势,它也确实使许多人受益,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则不适合。有人劝费克士,先检查一下心脏,若有心脏病就不要参加慢跑了,但他没有检查,他认为:他没有心脏病,即使有,也会在慢跑中痊愈。不幸的是,终有一天,他在慢跑中倒在路旁死去,还穿着运动服和跑鞋。若能改为其他健身运动,就不会有此悲剧。
类似的事,生活中也可见到。有一位老人,见别人跑步受益,他也跑步。别人也劝他检查一下身体再跑也不迟,他不听,跑了两年他跑不动了——不是越跑越强壮。原来他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越跑气越短,胸越发闷,腿越没劲。有了这个教训后,他改打太极拳,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胸也不发闷了,腿也不软了,呼吸也正常了。可见:项目选对,事半功倍。
1.老舍一家人 这里有个典型事例:老舍一家人,由于选对了健身运动项目,都获益匪浅。
著名作家老舍是个体育健身爱好者,终生与体育为伴。他天天打一套自编的拳术,动作舒缓、连贯绵延、刚柔相济、优美大方。他自称此自编拳为“四不像”,这“四不像”使他一生受益匪浅。别人劝他用别的健身法,或步行去健身,他婉言谢绝,他有腿疾,走路困难,“还是‘四不像’最适合我”。
老舍夫人胡挈青是我国著名画家,她每天要做一套自编的健身操,由于她长期坚持,最终得享高寿——96岁。
老舍之子舒乙是位健身自由主义者,他夫人于滨退休后天天游泳,大女儿舒济才选择了步行。老舍一家都是体育健身爱好者,虽方法各异,但异曲同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健身方法都是他们各自在健身实践中,认真筛选并总结的,没有一个是生搬硬套,或效仿别人的。自己最了解自己,体育健身的项目选择应灵活多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项目选择,不要人云亦云,机械地效仿别人,别人的项目再好对自己也不一定合适。
2.邓小平与游泳、登山、散步、桥牌 邓小平喜爱简单易行的锻炼项目。
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出生入死、呕心沥血地奋斗了一生,三落三起更为全球所赞叹,享年93岁,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他曾自豪地说:“我用游泳来锻炼身体,用桥牌来训练脑筋。我能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我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邓小平健康长寿,与他热爱体育,终生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养成了坚持健身的好习惯。他喜欢简单易行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洗冷水浴、爬山、到江河湖海里去游泳;后来又喜欢打桥牌和台球,看足球比赛更是他终生的爱好。“简单易行博而广”是他锻炼项目的原则,也是许多人寿而康的经验。
80多岁时,他还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79岁那年,在北戴河进行游泳锻炼了半个多月,每天上午10时,他准时到达海边,做些简单的准备活动后,便下海畅游。他一次畅游90分钟,游程1 000多米。有时风浪大,他奋臂搏浪,依然沉着。
邓小平在75岁高龄时,健步登上了黄山。1979年7月12日,在日理万机之余,兴致勃勃地登临,并兴趣盎然地说:“爬了黄山,天下的名山都不在话下嘛”。登山的那天,早晨7点半,他从山脚下的观瀑楼出发,迎着朝阳,开始步行登山,阶梯山路行程达30多公里。已是75岁高龄的邓小平,步履矫健,精神抖擞,走在众人前面开路,而且不一会儿就把众人甩在了后面。到达慈光阁时,他红光满面,汗水涔涔,兴致浓浓。待休息片刻后,他便挽起裤腿,拿起拐仗,继续往上攀登。中午时刻,在半山寺用过午餐,便向“一线天”进发。当天晚上,住在玉屏楼。真是体健不惧年高,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他很快恢复了体力,第二天早晨,便和随行人员一起踏上百步云梯,健步登上巍峨屹立的光明顶。第三天,开始攀登西海。西海壮观险峻,山路陡峭,云雾苍茫,随行人员想搀扶邓小平,他却笑笑拒绝了。他自己扶着台阶边的铁链,健步攀援,拾级而上,最终登上了峰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