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动静的奥妙

生命动静的奥妙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是物质存在及运动的最高形式,生命实在奥妙无穷,我们也可从中理解出动静结合的真谛来,这里仅举心脏的动静为例。这话只讲对了一半,心脏的跳动,并不全是动,而是动中有静,心脏正是这样的巧妙,才可使它一直从生到死的工作,原来它是动静结合而然的。可看出它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因为这种动静结合,使得心脏生生不息地跳动不停。这就是生命的奥妙了。

生命是物质存在及运动的最高形式,生命实在奥妙无穷,我们也可从中理解出动静结合的真谛来,这里仅举心脏的动静为例。

有人说,心脏比大脑还累,从出生到死亡,它一直在跳动着,没有一刻的休息;大脑白天是很累,但在睡眠中却可休息。

这话只讲对了一半,心脏的跳动,并不全是动,而是动中有静,心脏正是这样的巧妙,才可使它一直从生到死的工作,原来它是动静结合而然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要讲一下心率与心动周期。

心脏在不停地搏动,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心脏每收缩与舒张一次称为1个心动周期,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与心室的舒缩都是有规律地进行着,分析心动周期可了解心脏的活动规律。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平均为75次/分钟,每一心动周期所需的时间为60÷75=0.8秒,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有规律地舒缩,情况如下:

心房收缩期,需时0.1秒,然后是舒张期,需时0.7秒;心房收缩后,接着是心室收缩期,需时0.3秒,然后是舒张期,需时0.5秒,用下表来表示为(表5-1)。

表5-1 心房、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周期

还可用图来形象地表示,有两种,其一为(图5-1)。

图5-1 心房心室舒缩期示意图(一)

另一种为图解示意图(图5-2)。

第一个图中,每一方格代表0.1秒,一个心动周期为8格(0.8秒),心房在第1个0.1秒收缩(用斜线表示),以下的0.7秒(7格)为舒张期;心室于心房收缩后紧接着收缩0.3秒(用3个斜线表示),以下的0.5秒(5格)为舒张期,整个心脏(心房及心室)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有0.4秒(4格)为共同舒张期(全心舒张0.4秒)。

图5-2 心房心室舒缩期示意图(二)

我们平时对心脏总是用“搏动”、“跳动”来描述,因为有个“动”字,便总以为心脏始终在“动”着,而不会与“静”相联系。通过对心动周期的分析知道,心脏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动静相宜的。你看,它多么会“偷懒”:心房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只“动”(收缩)了1/8的时间,其余的7/8时间都在“静”(舒张);心室也只“动”了3/8时间,而5/8的时间在“静”(舒张);心房心室又共同“偷懒”了一半的时间,二者共同有0.4秒的舒张期(全心舒张)。可看出它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因为这种动静结合,使得心脏生生不息地跳动不停。

第二个图说明的是同一过程,用圆表示一个心动周期,等分成8份,每份为0.1秒,内圈的圆环表示心房,可看出:其中注有“心房收缩”的部分占圆环的1/8(0.1秒);注有“心房舒张”的部分占7/8(0.7秒)。外圈的圆环表示心室,注有“心室收缩”的黑色部分占圆环的3/8(0.3秒);注“心室舒张”的部分占5/8(0.5秒)。二者此起彼伏地巧妙配合、协调着,真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动就有静,有张就有弛,不可能一直收缩而不舒张,也不可能一直舒张而不收缩。否则,心脏便不会从生“跳”到死。它的动静安排得十分巧妙。这就是生命的奥妙了。人体中有多少这样的奥妙啊!我们的日常行为若能顺应着这些安排,又多么有利于生命的延长啊。好了,这种动静结合总算被人类发现了,怎能不倍加珍惜,好好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