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呼吸道:鼻和鼻咽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鼻黏膜柔软,富有血管及淋巴管,轻度鼻炎即可发生鼻塞,使吸吮和呼吸发生困难。新生儿鼻旁窦未发育,故不患鼻旁窦炎。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其鼻腔开口处低,易患中耳炎(患感冒时易并发中耳炎)。轻微炎症可导致喉肿胀,影响呼吸。
(2)下呼吸道:气管长约4厘米,口径狭窄,右支气管较直,似气管的延续,故异物多落于右支气管内。支气管口径狭窄,支气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成熟,容易闭合而使相应肺泡发生肺不张。肺不张减少了换气,但仍有血流通过,血液未经气体交换,又回到血循环,造成肺内短路,易发生缺氧。因此,在正压呼吸时,肺泡张开效果较好。气管内黏膜柔软,富于血管及淋巴管,易发生炎症反应,且炎症过程进展也快。初生儿肺泡数量较成人少,而且易被黏液堵塞,易发生肺不张、肺气肿和肺后下部坠积性淤血。
(3)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依靠膈肌的升降。若胸廓软弱随吸气而凹陷,则通气效能低,这种情况在未成熟儿能引起窒息。
(4)新生儿日龄越小,呼吸越浅表,每次呼吸的绝对量小,但代谢旺盛对氧的需要量大。故以呼吸的频数来代偿呼吸浅表性。日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多,每分钟平均40~44次。啼哭后,平均每分钟增加约4次,5分钟后恢复正常。哺乳后,平均每分钟增加约6次,10分钟后恢复常态。洗澡后,平均每分钟增加约5次,5分钟后恢复常态,一次呼吸相当于2.5~3次脉搏。
(5)由于呼吸中枢功能发育不全,呼吸运动的调节功能极不完善,故呼吸节律不齐,呼气与吸气之间歇不均匀,深浅呼吸相交替,甚至呼吸暂停(呼吸暂停20秒以内,不伴发绀及心率减慢,可自然恢复)。
(6)新生儿对低氧的耐受性较强,窒息至10分钟以上仍能恢复。窒息时,能在肺泡以外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即在细支气管、支气管及胃中,甚至皮肤亦能吸收少量氧,故窒息的新生儿可给高氧环境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