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正常人体血脂含量变动较大,如食高脂类及高糖类的膳食时,血脂含量较高,年龄大的高于年龄小的。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分布于血浆中,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和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和自由脂肪酸)。血脂是生命细胞存活的必需物质。其中,甘油三酯主要是给机体供应能量,类似于“国家的储备粮”;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相当于“基本的建筑材料”。
它们有的是食物中脂类经消化吸收而进入血液,有的则是通过体内自身合成或体内各组织的分解释放进入血液。血浆中的脂类物质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是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脂蛋白具有亲水性,它对于脂类的转运与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在肠系膜吸收的脂肪和胆固醇等,必须先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后,才能经中央乳糜管而运输;从脂库中动员出来的脂肪或者经肝脏改造后运输出来的脂类,也都要先形成脂蛋白后才能在血液中运输。因此,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根据含甘油三酯的多少,脂蛋白可分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4种,肝脏在各类血浆脂蛋白代谢中均处于中心地位。
正常人体血脂含量变动较大,如食高脂类及高糖类的膳食时,血脂含量较高,年龄大的高于年龄小的。另外,一年四季,饮食结构有很大不同,血脂也会随之变化。一般而言,血清胆固醇水平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血清甘油三酯,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对健康人群来说,这只是血脂的正常波动。但对脂肪肝患者,秋季就应注意,适当减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而春季则应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以防止出现高脂血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