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舒肝丸
【功效】舒肝理气,消胀止痛。
【适应证】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肝舒乐颗粒
【功效】疏肝开郁,和解少阳,清热解毒,利黄疸,健脾胃。
【适应证】用于黄疸型及非黄疸型急性肝炎;亦可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0克,一日3次,儿童酌减。
◆ 当飞利肝宁胶囊
【功效】清利湿热,益肝退黄。
【适应证】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侯者。另外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 肝炎康复丸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郁。
【适应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迁延性和慢性肝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 护肝宁片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活血止痛。
【适应证】用于湿热阻滞肝胆所致的胁痛、黄疸等症。现代多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 利肝康片
【功效】舒肝健脾。
【适应证】用于急、慢性肝炎属肝郁脾虚证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宜在饭后30分钟服用。
◆ 肝福颗粒
【功效】清热,利湿,舒肝,理气。
【适应证】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急慢性胆囊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克,一日3次。
◆ 肝达康片
【功效】疏肝健脾,化瘀通络。
【适应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及慢性迁延性肝炎)具肝郁脾虚兼血瘀证候者,临床症见疲乏纳差,胁痛腹胀,大便溏薄,胁下痞块,舌色淡或色暗有瘀点,脉弦缓或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片,一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
【禁忌】孕妇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强肝丸
【功效】补脾养血,益气解郁,利湿清热。
【适应证】用于气血不足的肝郁脾虚及肾虚型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克,一日2次。
【禁忌】感冒发热忌用。
◆ 加味逍遥丸
【功效】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适应证】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之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 茵莲清肝合剂
【功效】清热解毒,芳香化湿,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养血活血。
【适应证】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及肝功能异常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瓶(50毫升),一日2次,服时摇匀。
◆ 茵陈五苓丸
【功效】清湿热,利小便。
【适应证】用于肝胆湿热,脾肺郁结引起的湿热黄疸,胸腹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1瓶),一日2次。
◆ 复方益肝灵片
【功效】益肝滋肾,解毒祛湿。
【适应证】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的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
◆ 护肝片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消食。
【适应证】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利肝隆片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适应证】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 清肝利胆胶囊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
【适应证】用于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引起的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2次。10日为一疗程。
◆ 慢肝养阴胶囊
【功效】养阴清热,滋补肝肾。
【适应证】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综合征。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茵胆平肝胶囊
【功效】清热利湿,消黄。
【适应证】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亦可用于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禁忌】胆道完全阻塞者忌服。
◆ 复方益肝丸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化瘀散结。
【适应证】用于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症见胁肋胀痛,口干口苦,黄疸,苔黄,脉弦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克,一日3次。
【禁忌】勿空腹服用,孕妇禁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