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以及戊型肝炎病毒(分别简称为HAV、HBV、HCV、HDV、HEV)等。此外,还有己型、庚型和输血传播病毒肝炎(分别称HFV、HGV、TTV)等。还有一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等都可以造成肝脏的损害,但常说的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依病因及感染途径分析,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感染,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通常在3个月内恢复健康,一般不转为慢性。丁型肝炎一般只与乙型肝炎同时发生或继发于乙型肝炎感染,故其发病多取决于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乙、丙型肝炎传播途径较为复杂,以血液传播为主,无季节性,常为散发,感染后常转变为慢性肝炎,其中大部分可转变为肝硬化,少数甚至发展为肝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其中丁型肝炎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亚洲和非洲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8%~1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50%~70%患者的病毒复制活跃,为慢性肝炎患者。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丙肝病毒,中国丙型肝炎感染率为0.8%~3.2%。
1.病原学诊断
(1)甲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甲型肝炎病毒近期感染。
①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 IgM阳性。
②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体滴度≥4倍升高。
③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AV颗粒或用ELISA法检出HAV Ag。
④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
(2)乙型病毒性肝炎
①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即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血清HBsAg阳性;血清HBV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或HBeAg阳性;血清抗-HBc IgM阳性。
②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需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相区别,可参考下列动态指标,具有其中一项即可诊断为乙型肝炎:HBe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急性期抗-HBc 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
③临床符合肝炎症状与体征,并且有现症HBV感染的一种阳性标志,即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④凡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血清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3)丙型病毒性肝炎
①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并除外EB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阴性)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学提示为非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②特异性诊断: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HCV-RNA阳性。
(4)丁型病毒性肝炎
①血清中抗-HDV IgM阳性,或抗-HDV阳性。
②血清中HDV-RNA阳性。
③肝组织内HDV Ag阳性或HDV-RNA阳性。
(5)戊型病毒性肝炎
①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丙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急性感染及其他已知原因的肝炎;流行病学证明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②特异性诊断:患者急性期血清抗-HEV 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在免疫电镜下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恢复期阳转者。
(6)己型肝炎病毒:是1994年英国的Fagan等提出的,他们在研究散发性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时发现,尽管部分患者可能是隐居的HBV和HCV感染,但在目前检测水平下,绝大部分患者可能与已知的五型肝炎病毒无关,不能排除有HFV等新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
(7)庚型肝炎病毒:1996年Zinneh等人报道了从1例患慢性肝炎的患者血浆中分离到HGV。该病毒在遗传结构上隶属黄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碱基(nt),编码一个连续的约2900个氨基酸的多蛋白前体,基本结构也分结构区和非结构区。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离到的HCV-RNAcDNA序列分析表明,HGV在遗传进化生与HCV的高度变异不同,可能属于高度保守,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85%~90%以上。
2.临床分型
(1)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3)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4)其他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