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大多数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如今的食品问题焦点无疑就是如何在保证食品数量供应的前提下,切实提高食品质量的安全系数。2011年6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人大常委会听取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报告》中建议“将食品安全与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并列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食品安全如今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关心的话题,更是学术界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可以说食品安全既包含着政治内容,也包含着经济内容和社会内容。政府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保证市场上流通食品的安全性,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将食品安全纳入法律的调整范畴,坚持依法治国;学术界对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给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对消费者进行科普宣传,传递食品安全正能量,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食品企业提供科学管理和生产的理论体系,帮助食品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质量管理;普通百姓既是食品的消费者,也是许多食品的生产者,比如农户将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售卖,这就要求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够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常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参与意识,作为生产者,我们能够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生产,合理进行储藏与运输,切实保证食品安全;食品企业是食品生产的主要力量,也是食品安全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因素,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如果主要依靠监督和检测等外围手段来控制食品安全,那就本末倒置了。
近年来FAO(联合国粮农组织)、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WHO(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食品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的问题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已经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旦某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大规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害将会很快传递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爆发的疯牛病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因此,2000年WHO在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就首次提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控制的议案,旨在加强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提高各国的食品安全意识。欧盟也于2000年发布了《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并且成立了欧盟食品安全局,目标就是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目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各国政府不但在行政机构功能设置方面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也大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同时依靠科技体系和监控体系的支撑,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监管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
我国海洋渔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依托世界经济一体化,海洋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很好地起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比如造船业和其他装备制造业,比如水产品销售业,比如水产品仓储和物流业等等。当然,海洋渔业发展最直接的积极作用还在于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就业岗位,并且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渔民收入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13)》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值为22 645 362.95万元,比2011年增加了1 668 109.57万元,2012年我国渔民人均纯收入为11 256.08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了12.43%,2012年我国渔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为263 249.98万元人民币,渔民家庭全年纯收入为81 969.45万元人民币。
我国海水养殖业历史悠久,产量规模长期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海水养殖产量更是占到了全球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在世界海水养殖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13)》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为16 438 105吨,海洋捕捞和远洋渔业的总产量为13 895 332吨,海水养殖与海洋捕捞和远洋渔业的比值为1.18,由此可见海洋资源的有限性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潜力明显比海洋捕捞业大,虽然远洋捕捞业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但是海洋自然渔业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要馈赠,发展技术密集型海水养殖业将是未来海洋渔业的发展潮流。
水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养成了食用水产品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某些拥有丰富淡水资源的内陆地区,水产品更是居民食谱中的“常客”。根据《中国渔业年鉴(2013)》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5 907 6760吨,比2011年增长了5.4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3 033 3437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1.3%,海水养殖产量为16 438 105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54.2%,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7.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水产品总产量中,海水产品的比重要超过淡水产品的比重,在海水产品中,海水养殖产品的产量能够占到一半以上,所以研究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在于研究海水养殖产品。但是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2002年出口虾仁爆出的“氯霉素”事件,不但造成了巨额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给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就体现出了农产品品牌的外延性特点,出口虾仁“氯霉素”事件使得整个中国的动物源性产品在欧盟受到严厉的抵制和禁运,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以虾仁业为代表的水产品业,而是整个动物源性食品业。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这句话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却是任何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都不能忽视的一句箴言。
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海水养殖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存在着执法不一、权责不明以及管理模糊等问题,一些环节存在管理职能重叠的现象,对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存在许多漏洞,交叉管理也造成了政府公共行政资源的浪费。第二,针对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食品立法多采用部门单独立法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法规冲突和权责不统一等问题,而且在法律体系上缺乏协调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执法主体不明确,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修改的周期过长,导致法律滞后性的弱点在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显现得尤其突出。第三,海水养殖产品标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在标准化生产观念、体制、标准制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存在漏洞,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主要依靠政府来完成,中介检验组织和企业自检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而且就算是政府强制进行的检验检测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构重复造成政府公共资源的浪费,检测技术和装备落后,检测体系的覆盖率不足等。第五,海水养殖产品信息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风险分析等环节都需要一个公开、权威和全面的平台来完成,政府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授权相关机构来进行,当然必须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第六,水产品品牌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展开。水产品品牌建设是进行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我国目前海水养殖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七,科技研发落后,无法为海水养殖产品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海水养殖需要科技创新,水产品加工需要科技创新,水产品运输和储藏也需要科技创新,可以说科技创新几乎贯穿于海水养殖产品的整个供应链环节。第八,海水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正逐渐引起重视。海水养殖造成的渔业环境污染一方面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足够的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说明必须加大监管、治理和处罚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