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六 酸奶的制作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原理。
(2)掌握普通发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时能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的无芽孢革兰氏阳性细菌,目前至少包含有18个属的200多种微生物,常用菌株有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是人体内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乳酸菌在乳中发酵分解乳糖产生乳酸,导致pH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发生凝集,形成了凝固型酸奶。凝固型酸奶具有口感好、营养丰富、含钙量高、可有效缓解乳糖不耐症等诸多优点。根据国标规定,酸奶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大于或等于106 CFU/g。
三、实验器材
(一)原料
奶粉或鲜奶,白砂糖,市售原味发酵凝固型酸乳(包含数种常见活菌菌株)。
(二)主要仪器设备与用具
三角瓶(每人1~2瓶)、封口膜、量筒、不锈钢勺、温度计、玻棒、灭菌锅、培养箱、冰箱、净化工作台、天平、pH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
(一)工艺流程
(二)操作要点
(1)原料乳选择:选用鲜牛奶或者奶粉。
原料乳的质量要求:生产酸乳的原料乳,要求酸度在18°T以下,细菌总数不高于5.0×105CFU/mL,总干物质含量不得低于11.5%,其中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原料乳不得使用病畜乳和残留抗菌素、杀菌剂、防腐剂的牛乳。
(2)配料:在消毒过的容器(三角瓶)中放入鲜牛奶,加入(6~7)g/100mL白砂糖(本实验采用6.5%的加糖量),不断搅拌。
(3)杀菌:采用90~95℃杀菌5min,对原料乳进行杀菌。
(4)冷却:将杀菌后的乳冷却至46~48℃后,准备接种。
(5)接种:接种量可根据菌种活力、发酵方法等的不同而定。
用洁净的灭菌勺,去掉市售原味发酵凝固型酸乳表层的1~2cm后,按市售酸奶∶原料乳为1∶10的比例,接入已灭过菌且冷却至46~48℃的热牛奶中,充分搅拌混匀。
(6)发酵:发酵剂混匀后,迅速置于41~42℃恒温箱中培养,这是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的折中值。发酵时间一般在3~4h。达到凝固状态时,即可终止发酵。发酵终点一般可依据如下条件来判断:
①滴定酸度达到60~70°T以上;
②pH值低于4.6;
③表面有少量水痕;
④倾斜酸奶瓶或杯,奶变黏稠。
注意:发酵过程中应避免震动,否则会影响组织状态;发酵温度应恒定,避免忽高忽低;发酵室内温度上下均匀;掌握好发酵时间,防止酸度不够或过度以及乳清析出。
(7)冷藏后熟:发酵结束后,应立即移入0~5℃的冰箱中,终止发酵过程,使酸乳的特征(质地、口味、酸度等)达到所设定的要求。另外,冷藏还具有促进香味物质产生,改善酸乳硬度的作用。一般将酸乳终止发酵后第12~24h称为后熟期,在此期间香味物质的产生会达到高峰期。
(三)酸奶的质量标准
(1)酸奶感官指标
①色泽:色泽均匀一致,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②滋味和气味:具有酸甜适中、可口的滋味和酸奶特有风味,无酒精发酵味、霉味和其他不良气味。
③组织状态:凝块均匀细腻,无气泡,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
(2)酸奶理化指标
①非脂乳固体含量≥8.5%;
②脂肪含量≥3.2%;
③蛋白质含量≥3.2%;
④总糖(以蔗糖计)含量≥8.0%;
⑤酸度(以pH计)发酵后4.5~5.0,冷藏后3.5~4.0。
五、思考题
(1)酸奶制作原理为何?
(2)酸奶的营养与保健作用主要有哪些?
(3)奶在没有冷藏时为什么会变得酸臭?如何能使鲜奶保存时间延长?
参考文献
[1]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唐丽杰.微生物学实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