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生的意义

养生的意义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所列为常见的养生误区。不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是导致传染病、慢性病、伤害和过早死亡的罪魁祸首。生产事故、交通意外引起的伤亡,没有一个是不可预防的,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产生侥幸心理。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不遵守交通法规,是导致意外伤亡的真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意外伤害中的“意外”去掉,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伤害都不是意外,都是可以预防的。

养生,不仅要明确怎样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方式,更要清楚为何而养生,即活着的意义。养生莫若养心,养心莫若养德,德之不养何以谈生?在这一层意义上,养生不仅意味着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生观、世界观,更要选择正确的死亡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有限的生命里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奉献到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事业当中去,应是当代大学生积极的选择。养生学习有助于明确人生意义;有助于建立合理的事业观,承担历史责任;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学习观,发展自我价值。

单纯的身体健康、健康长寿,或者不断地追求生命的长度,并不具有积极的意义。换言之,虽然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的努力和追求,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够缺少对精神的历练和培养。身体和精神总是不能够分开谈论的,注重精神的追求和提升就是所谓的“养德”,养德很大程度意味着对死与生的选择,有些时候所谓选择并不是每一个个体所能够掌握和自主的。但是仍要说明一点,怎样生,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怎样死,对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思考的。

知识拓展

养生误区[1]

为什么很多人能够愉快、健康、幸福地生活到八九十岁,而有的人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发生身体残疾或突然死亡?也许这是一个很难找出明确答案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错误的健康观念会导致不健康的行为,而不健康的行为会使健康严重受损。以下所列为常见的养生误区。

没病就是健康

这种观念导致一个人不重视心理健康,不重视学习心理调适和心理平衡技能,这么做有两种后果:一是直接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的发生,二是由心理紧张压力或心理问题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等身心疾病。

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失去健康等于失去一切。研究表明,70%的人类疾病和大多数过早死亡是自己造成的。不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是导致传染病、慢性病、伤害和过早死亡的罪魁祸首。健康需要每天维护,健康不决定于医疗技术,也不决定于医生,而是决定于自己的行为。只要尊重健康科学,足够努力,就可以避免、推迟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

问题是,当钱挣够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疾病缠身或过早死亡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并不像感冒或阑尾炎一样,通过吃药、打针或手术这些简单的技术所能解决的。大多数慢性病都是脏器的损害,是不可逆和不可恢复的。有很多人30多岁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到40岁就因为心脏病突发而猝死,想拿钱换命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意外伤害不可避免

生产事故、交通意外引起的伤亡,没有一个是不可预防的,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产生侥幸心理。不按操作规程办事,不遵守交通法规,是导致意外伤亡的真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意外伤害中的“意外”去掉,因为他们认为所有的伤害都不是意外,都是可以预防的。永远遵规、守则、讲秩序是确保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唯一法宝。

能吃能喝就是健康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和体重减轻。如果一个人特别能吃能喝,也许恰好是糖尿病的信号,建议尽快查血糖。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和末梢神经,造成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长期生活在过于洁净的环境中,人体免疫系统确实会因为缺少刺激而变得虚弱,但经常吃不洁食物,大大增加了发生甲型肝炎、痢疾、腹泻、食物中毒等疾病的危险。把好入口关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孩子胖是营养好

儿童肥胖只说明摄入的热量过多,并不能说明营养素的摄入是足够、均衡和合理的,实际上,儿童肥胖是一种营养不良。儿童肥胖引起性早熟、智力障碍、人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没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静坐的生活方式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球类运动、游泳等需要特别安排时间,场地也不方便,每天6000步以上的步行却并不难实现,站立式办公、爬楼梯、做家务、散步等都是在给自己的健康加分。在生活中运动,在运动中生活,会使你的心情更轻松、工作效率更高、待人处事更积极、身体更健康。

思考题?

1.养生的涵义是什么?

2.养生原则包括什么?

3.养生的内容包括什么?

4.养生的意义是什么?

【注释】

[1]改编自:《造成终生遗憾的八个错误观念》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07b400100hhi3.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