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创伤疼痛

其他创伤疼痛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伤部位疼痛明显,并逐渐加重。创口感染后释放致痛物质和炎性介质,引起疼痛,而释放物质又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水肿,使疼痛加剧;治疗时对伤口的冷、热刺激、干燥创面与敷料的摩擦,也是引起伤口疼痛的原因。患者身体多处有伤口或多器官、组织发生损伤,创伤后疼痛程度不一,但对疼痛的临床表现并非与伤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多种致伤因素作用于患者时,往往表现为其中一种致伤因素所致疼痛特征为主。

一、脊髓损伤后疼痛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于暴力引起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错位的椎体或骨片向后突入椎管,使脊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损伤后疼痛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外周刺激经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导到大脑,引起患者觉醒水平提高所致。

(二)疼痛特征

1.在脊髓损伤几个月至几年后发生(亦有少数患者在损伤后当即发生),部位不确定,呈弥漫性,胸腰段损伤者多发生在下肢与会阴部。

2.疼痛的性质、程度、发作频率变化不定,可表现为持续麻木痛、自发间断痛或持续反复发作的剧痛。

3.疼痛的发作时间、间隔时间不固定,多为自发性,与情绪及天气变化有关。

二、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挤压伤是由于重物长时间砸压伤者尤其是砸压肌肉组织丰富的四肢所致,多见于地震、建筑物倒塌、人群集中时跌倒后被踩压等。挤压综合征是挤压伤的典型并发症,当伤处解除挤压后由于毛细血管破裂、阻塞和通透性的增加,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和血浆渗出,受伤部位发生肿胀,随着肿胀加剧,患者血压不断下降,出现休克。而肿胀的肢体迅速变硬变冷,以致阻断了肢体的血液循环,使肢体远端的脉搏显著减弱乃至消失,向坏疽方向发展,组织的创伤、坏死引起患者痛感严重。同时,发生挤压伤时大量液体渗出至骨筋膜间室,一旦筋膜间室内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灌注压,间室内组织即发生缺血而发展成为筋膜间室综合征,出现肿胀、牵拉痛。

(二)疼痛特征

受伤部位疼痛明显,并逐渐加重。受伤边缘出现红斑,靠近健康部位皮肤有水疱。患肢肿胀明显,肢体远端的脉搏显著减弱乃至消失。坏死肌肉释放出毒性代谢产物可引起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少尿甚至无尿、高血钾;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下降、休克、氮质血症。

三、多 发 伤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发伤系各种致伤原因(如暴力、锐器、火器、化学刺激等)所致机体多个解剖部位或器官同时发生损伤。当患者身体多处遭受创伤应激后,抵抗力下降,创口易感染。创口感染后释放致痛物质和炎性介质,引起疼痛,而释放物质又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水肿,使疼痛加剧;治疗时对伤口的冷、热刺激、干燥创面与敷料的摩擦,也是引起伤口疼痛的原因。此外,多发伤患者多数是意外受伤,一般会出现恐慌、惧怕心理以及不同程度的紧张,将导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而加重疼痛感。

(二)疼痛特征

患者身体多处有伤口或多器官、组织发生损伤,创伤后疼痛程度不一,但对疼痛的临床表现并非与伤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受伤过程对心理的巨大刺激,患者可出抑郁、妄想等心理应激。

四、复 合 伤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复合伤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同一个体所致的损伤。常见的致伤因素包括:锐器伤(刺伤、切割伤等),钝性暴力(重物挤压、挫伤),切线动力(撕裂伤、擦伤)及火器伤(枪弹)等。多种致伤因子引起多种组织损害,继而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全身性反应,严重者导致重要器官功能变化,加之创伤引起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变化,引起疼痛。

(二)疼痛特征

与损伤部位及致伤原因、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多种致伤因素作用于患者时,往往表现为其中一种致伤因素所致疼痛特征为主。如烧冲复合伤患者,既有烧伤创面疼痛,同时常有冲击力引起的肺爆裂所致胸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