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US真正在心导管室应用仅10多年,但却“重新发现了一些经典的动脉病理学”改变,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内实际存在大量斑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某一支冠状动脉的局限性狭窄,在IVUS看来,几乎均有弥漫性病变,许多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参考段冠状动脉,平均存在斑块导致的35%~51%的面积狭窄。
1987年病理学家Glagov首次从尸检切片上描述了冠状动脉重塑的现象,IVUS在活体清楚显示了这种病变:经典的重塑为有严重斑块负荷的冠状动脉的局限性扩张,病变冠状动脉扩张以容纳逐渐聚集增大的斑块,这改变对选择介入设备的尺寸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斑块旋切或其他斑块切除导管尺寸的选择上。IVUS的应用发展了Glagov的重塑概念,即在斑块负荷严重血管,重塑不仅存在典型的扩张性重塑,还可能存在收缩性重塑。扩张性重塑多发生在软斑块,偏心性病变,年轻患者;收缩性重塑主要见于纤维斑,钙化斑,向心行病变,老年患者。扩张性重塑增加了管腔面积,保证有足够的血流量供应,但其基础病变更宜破裂,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IVUS证明过去认为利多弊少的扩张性重塑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IVUS显示在评价斑块是否造成偏心性狭窄上,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明显的局限,超声显像指导治疗终点试验(GULDE)对比了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向心性和偏心性狭窄的评价结果,发现冠状动脉造影为向心性狭窄的管腔,实际存在程度不等的偏心狭窄;相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许多偏心性狭窄,实际为向心性病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