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肾病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肾病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肾脏动脉血管病主要见于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这两种疾病可独立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并且都导致了缺血性肾病。

近年来,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病率较以往有增高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有些学者提出缺血是导致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同的作者对缺血性肾病的确认有很大差别,近年缺血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1988年Jacobson提出“缺血性肾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IRD)一词,它是指双侧肾动脉或独立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所致肾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和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其病因是肾动脉狭窄或动脉内阻塞,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直径的缩小,如肾动脉粥样硬化、肌纤维增生不良、大动脉炎等;动脉内阻塞可由血栓或胆固醇所致的栓塞。

近年有人提出,肾内动脉各级分支(包括小动脉)狭窄(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原因不明的肾小动脉硬化)或阻塞(如胆固醇结晶栓塞)所引起的肾脏病变,都可看作IRD(广义)。IRD可以伴或不伴有高血压。IRD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据报道,经典IRD占ESRD的11%~20%;广义IRD占ESRD的29%~38%。

在多种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有缺血因素的参与,但只有慢性缺血作为主要原因和始动因素所引起肾脏病变,才可认为是IRD。

老年肾脏动脉血管病主要见于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这两种疾病可独立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并且都导致了缺血性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