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四大洋,世界各地的大小湖泊、长短河溪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它们可调节气候、灌溉发电、生命之饮、载舟通行等。然而,我们大脑深处的这条河,却具有不少独特的功能,与地球上的河流不同,甚至与脑内共负营养大脑重任的红河(动脉)和蓝河(静脉)有天壤之别。
大脑的脑脊液循环,亦称第三循环。不过,它只局限于大脑及椎管内流动。不似血液和淋巴液在全身循环。它“水量”不大,24小时的分泌量只有500毫升左右;而均衡积聚于脑室、脑池及椎管内的量约150毫升。比之脑内的血流量,真可谓小巫见大巫。
然而,这些清透的脑脊液,既不是一潭白水,也不是一潭死水。脑脊液中不单含有细胞、蛋白质、糖、氯、钠等成分,同时还产生压力,而且脑脊液每天更换3~4次,脑室、椎管内的脑脊液常在吐故纳新,常随着脑内病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怀疑患者是脑膜炎、脑炎、外伤性脑出血等病时,医生都会说服病人做“腰穿”或脑室穿刺,做测量压力和抽取少量脑脊液做常规、生化和细菌培养等多项检查,动态对比其变化,以协助判断病情轻重、治疗效果。犹如水文工作者,在水泛时定点定时收集河水,测量流速和水质,动态监测水患的情况。这项脑脊液检查,对不少脑部疾病的诊疗是必要的,患者不必忧心忡忡,更不必怀疑抽了“脑脊液”是抽了生命液。脑脊液抽出几毫升,如大江里淘出一桶水,无害健康,况且脑脊液亦非“骨髓液”,纵使是抽取了骨髓液,也非流言说的影响生命,加重病情。
其实,腰穿或穿刺脑室,有时不仅仅是为了诊断,也为了治疗,常是一举两得。如当发生脑室脑炎时,医生可以置入导管于脑室中,定时定量注入抗生素,疗效很好。当脑出血脑室积血时,同样可以用脑室内导管留置以冲洗、引流积血,减轻压力,维护脑脊液循环顺畅。当发生急性脑积水时,亦可做脑室外引流,把泛滥的“洪水”分流至体外,免得大脑受洪灾冲击。
所以,脑脊液循环这条“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这条大脑深处的清水河最大的灾难就是如“水漫金山”的脑积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