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毒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是国家规定必须及时上报的二类传染病之一。因此,发现咽部长白膜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不过,咽部白膜并不是白喉的独有表现,况且近年来在我国白喉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因此,平常人们所见到的咽部长白膜大多不是白喉,而多是由于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溃疡膜性咽峡炎、猩红热、血液病等导致。根据白膜的特点以及不同的伴随表现和检查结果,是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
白喉的白膜可以长在咽部、喉部或鼻腔内,成片状扩散,逐渐变厚,不易擦去,强行剥去后易出血。发病初期反应并不明显,但常在3~4天后病情迅速加重,患者面色苍白、发热,精神差,脉细数,很快出现衰竭。咽部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白喉杆菌。
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发病急,咽痛重,患者高热,面色红赤,脉快有力,咽壁或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可有黄白色分泌物覆盖,容易擦去而不出血,分泌物涂片培养可发现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溃疡膜性咽峡炎多表现为单侧扁桃体表面逐渐出现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常有腥味,擦去后容易出血,并出现边缘不整齐的溃疡。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咽分泌物涂片培养可发现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猩红热性的咽炎、扁桃体炎表现为咽壁黏膜和扁桃体表面覆有淡黄色或褐色分泌物,比较容易擦去,全身伴有高热、杨梅样舌和特征性皮疹出现,比较容易鉴别。
粒细胞缺乏引起的咽炎起病急,高热,迅速转为恶病质,全身衰弱,咽部黏膜坏死溃疡,覆盖着恶臭、污秽的黑绿色坏死组织,血液检查见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有时在1×109/升以下。
白血病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的假膜多呈灰白色、较薄,覆盖于四周咽壁和扁桃体上,白膜下面有深在的溃疡、坏死,容易出血,周围组织明显肿胀,全身可伴有发热,出血,淋巴结及肝、脾大,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甚至达到几万以上,分类异常,预后很差。
总之,咽部长白膜可见于多种疾病,应及早到医院检查确诊,针对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