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是什么

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定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二及第三针乙肝疫苗,简称为“0、1、6方案”。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成年人:对于既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目前两对半检查亦全为阴性的成年人,按“0、1、6方案”,每次接种2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

2005年12月2日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确定了乙肝疫苗的具体接种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二及第三针乙肝疫苗,简称为“0、1、6方案”。根据具体接种人群和疫苗的不同种类,又有不同的要求。

(1)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①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按上述“0、1、6方案”,每次接种5微克成10微克重组酵母或10微克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②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剂量应≥1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2)儿童:对于既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目前两对半检查亦全为阴性的儿童,按“0、1、6方案”,每次接种5微克重组酵母或10微克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

(3)成年人:对于既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目前两对半检查亦全为阴性的成年人,按“0、1、6方案”,每次接种2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型肝炎疫苗。

(4)疫苗功能低下者:应增加疫苗的剂量(如60微克)和针次。

(5)3针免疫程序接种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体。如无应答,可接种一针60微克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