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须用活血化瘀药物。实验提示,活血化瘀药物有抑制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改善其病理损伤,防止肝硬化。其中,丹参、景天三七一般用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防治;面黄不华,肝血亏虚者,用当归、茜草根、鸡血藤等养血活血;肝硬化时,每须用莪术活血化瘀散结之品。如肝硬化伴见肩臂疼痛麻木者,则要用姜黄取代莪术。
久病入络,乙型肝炎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化,势必久病入血。肝为藏血之脏,湿热久罹,气滞血瘀,邪毒从气分进入血分,湿热与血互结,表现出肝郁血瘀之证,血热与血瘀并见,症见胁肋刺痛、胁下有块、肌肤甲错、身目黄而晦暗、面色黯红、颧郭丹丝赤缕,手掌鱼际红赤,舌质多紫,或见齿衄鼻衄等。
现代医学通过电镜观察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血瘀证患者血小板的超微结构证明,患者血小板明显异常,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并黏附血液中其他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等,使其附着于管壁,令管腔逐渐狭窄,血流缓慢瘀滞,导致“血流滞涩不利”的肝内瘀血,为慢性乙肝的瘀血学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须用活血化瘀药物。实验提示,活血化瘀药物有抑制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改善其病理损伤,防止肝硬化。
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赤芍、丹参、景天三七、当归、茜草根、莪术、姜黄、郁金、延胡索、泽兰、水红花子等。其中,丹参、景天三七一般用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防治;面黄不华,肝血亏虚者,用当归、茜草根、鸡血藤等养血活血;肝硬化时,每须用莪术活血化瘀散结之品。如肝硬化伴见肩臂疼痛麻木者,则要用姜黄取代莪术。如肝硬化伴见胆红素增高者,则用郁金易莪术;肝炎肝硬化,发生腹水时,则用泽兰、水红花子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