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在医生的执业活动中,病人及其家属是医生的服务对象。所谓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其实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多站在病人角度考虑问题,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想病人所想。病人带着病痛和忧虑走进医院,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明确诊断、解除病痛,渴望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在诊治过程中受到重视和尊重,享受体贴周到的服务。医生诊疗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病人的以上需求。
一、让病人付出最小的代价
(一)经济代价
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在选择检查手段和药物时,应多考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医药资源的消耗,能用常规检查的就不用价格昂贵的医学新技术。很多辗转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者大都被疾病缠身,她们经历了漫长痛苦的求医过程,家中积蓄花费过半,难以再承受巨额的诊治费用。所以,对病人的花费精打细算,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育代价
妇科疾病往往与病人的生育有关,医生在选择诊治方案时尽可能避免医疗手段本身对生育的损害或使之减少到最小程度,要尽可能保护病人的生育能力。例如在切除卵巢良性肿瘤时,既要把肿瘤切除干净,又不能损坏正常的卵巢组织。另外以往对于卵巢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无论年龄大小,统统切除子宫及卵巢。但随着医学发展,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现代妇科学主张对于某些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可以保留子宫和对侧卵巢。这样,对于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就有了做母亲的希望,真正做到了既治病又救人,这无疑是现代医学为“以人为本”所做的最好诠释。
(三)痛苦最小
绝大多数病人对医院有恐惧感,源于幼年打针、拔牙时的疼痛。以往医护人员也认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在所难免,常常鼓励病人坚强忍耐,而对于部分敏感病人稍有微词。现代医学更注重最大限度减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痛苦甚至不适。比如,留置针的应用就避免了对长期输液病人的反复静脉穿刺,尤其对于儿童,输液变得轻松多了。另外,对于女性来说,人工流产和分娩时的疼痛是一生中所感受到的痛觉最高值,想起来令人恐惧。现在这种状况有了历史性的改变,妇幼保健院逐渐开展了无痛人工流产和无痛分娩。孕妇可以在麻醉状态下比较轻松地实施手术、分娩胎儿,既不影响手术效果,也不会导致产程减慢和胎儿窒息。
二、以最快的速度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急诊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其预后难以预测。医生应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有急病人所急的紧迫感、让病人死里求生的责任感,坚持急诊优先的原则,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值班医生接诊后必须立即在纷乱的症状中,在繁杂的检查报告里,找出头绪,抓住要害,做出诊治决策。同时积极与相关科室沟通,开辟绿色通道,尽量缩短从接诊到抢救的时间。比如遇到妇科宫外孕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接诊检查血压低于正常,有休克表现,应该立即输液补充血容量,准备血液,纠正休克。同时通过尿检和身体检查,初步做出诊断,如有需要立即实施手术。电话汇报听班医生,通知心电图室值班人员到床旁做心电图,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还要向病人及家属谈话沟通,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手术方式以及达到的目的。这一切准备工作要争取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此时的抢救室好似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每个人严肃镇定、步履匆匆,但忙而不乱。当病人最终转危为安后,医生紧绷的神经才会稍微放松,顾不上回味病人家属的感谢之词,转而将注意力投向更危重的病人。这样的场景医生已经习以为常,这是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性质所定。医生时时刻刻面临风险,而且风险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以及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医生每一项诊治都与病人的生命质量相关,真正是性命相托。面对如此沉重的担当,医生责无旁贷,只能和病人一起竭尽全力打赢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之战。
三、尊重每一位病人
(一)保护病人隐私
在查体前,要确保周围环境隐蔽,使病人有安全感。例如是否随手关门,床旁屏风是否可以完全阻挡他人视线,避免当其他医务人员开门进入时病人暴露无遗。在查房过程中,要敲门后进入病房,要注意病房内陪护人尤其是异性陪护人是否已离开。避免只顾掀开病人衣被检查腹部刀口而全然不顾病人感受。与病人交谈时,尽量在安静人少的房间,专心认真地低声询问病人的病情,尤其是涉及病人月经、生育史等隐私时。
(二)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当处于绝经前后因类似子宫肌瘤这样的良性肿瘤手术时,原则上应该行子宫全切术。但是,一部分病人有希望保留子宫的强烈愿望。在排除妇科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将保留子宫的利与弊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充分知情后,可以满足病人保留子宫的愿望,而不是生硬地一刀切。
(三)体贴爱护病人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说过:“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的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似乎与人性离得很远,但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人文关怀正是医学回归到人性的途径之一。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它强调一切发展都依托人的主体性,以人为目的,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体现了“医道本乎人情”“医乃仁术”的宗旨。
病人到医院面对陌生的环境,自然会感到拘谨,不知所措,同时担忧疾病能否尽快治愈。此时,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态度非常敏感,渴望受到关照和爱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主任常说,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这位妇产科领域的大家、全国医德模范,每年都要给医院新进年轻人做医学人文讲座。“现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仪器和一堆堆的化验单。但医生不是工程师,不是纯科学家,应该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理念。病人到医院,不是躺在一个冰冷的流水线上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应该得到温暖与友善的关怀。”
人文关怀并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比如,与病人交谈时,要以亲切平和的语气,避免在人声嘈杂的环境中大声与病人讲话,甚至训斥病人,避免一边与同事说笑一边询问病史。当病人站立时,医生最好不要坐着与病人交谈,因为这样无法进行平等的目光交流,让病人产生不平等、疏远的感觉。在手术前,医生应安慰鼓励病人几句,话虽简单,却让病人消除了恐惧、增加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手术后,要经常到床旁观察病情变化,是否正常。事无巨细,包括体温、饮食、刀口、引流量等,这样病人自然会感觉到被重视,并且享受这种感觉,医患关系会比较融洽。
总之,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应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医疗行为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受病人欢迎的好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