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外,营养不良、过敏、免疫功能降低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关。
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能量供应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缺乏,都能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黏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减退。这些都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居民的死亡原因,在城市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疾病位居前3位。而在农村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病次之。农村中营养条件不如城市可能为原因之一。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特别是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液中,嗜酸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据调查,在部分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此病与过敏因素有关。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多种抗原皮肤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致敏抗原有尘埃、尘螨、花粉、某些食物、化学气体、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致敏的细菌主要是口腔、咽部常存在的奈瑟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在检验检查时,周围血中嗜酸细胞的出现或增加可以反应过敏状态的存在。因此,过敏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一个辅助因素。
正常人的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加温和湿润。气管、支气管的黏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并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IgA)有抑制病毒和细菌的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如果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功能减弱,就可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提供潜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使患病概率增高。
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强时,即使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也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致使分泌物增多,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或称迷走神经)。在健康人体内,两者处于平衡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致病的条件之一。在部分支气管炎患者,有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功能减退,或两者均有。在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增强,微弱的外来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多,给支气管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寒冷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另一重要原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寒冷季节(如冬天),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冷空气会刺激并减弱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因此极易继发感染。
综上所述,当机体抵抗力减弱,并且呼吸道存在一定程度敏感性(易感性),再加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长期反复的作用,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如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大大提高,甚至有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