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和环境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痛风的发病有家族性倾向,但只有一小部分(10%~25%)的痛风有家族史,其本质是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嘌呤代谢转换成尿酸过程中主要的限速酶出现了功能缺失或异常;其二是肾参与排泄尿酸的尿酸盐转运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痛风患者有家族遗传的比例越高。
(2)年龄和性别:痛风虽可见于各年龄层,但痛风发病率最高的年龄阶段,男性50~59岁,而女性通常在50岁以后且绝大部分为绝经期以后,表明痛风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但如上文所述,痛风发病有年轻化趋势,30~40岁的患者也已经比比皆是, 20岁左右的患者也屡见不鲜。
(3)饮食因素:虽然高嘌呤饮食不是痛风的病因,但大量吸收嘌呤可使细胞外液尿酸值迅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例如乙醇与痛风确有密切的关系。乙醇的代谢物乳酸可抑制尿酸排泄,造成高尿酸血症。酒类中含嘌呤最丰富的是啤酒。
(4)体重因素:体重与血尿酸水平明显相关。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其增加与高尿酸血症有明显关系。原发性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尽管体重增加并非是痛风发生先兆,但研究证明,青年时期体重增加是临床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青年时期体重增加越多,痛风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5)疾病因素:高尿酸血症、痛风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关系密切:①肥胖可间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②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泄,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功能,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升高;③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多,与尿酸竞争排泄;某些利尿药和降血压药物的使用也能使尿酸排出减少;④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较血尿酸正常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更多,诸如偏高的血压、血脂、血糖等;⑤摄入富含三酰甘油的食物,嘌呤合成亢进,尿酸生成增加。
反之,长期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胰岛B细胞中,导致功能受损而引发糖尿病,如过高的血尿酸浓度可损害胰岛B细胞,进而诱发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又可通过尿酸结晶直接沉积于小动脉壁而损害动脉内膜,加重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导致血脂增高。
因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和代谢综合征诸多项目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