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穴狮子
小档案
别 名:无鬃狮
学 名:Panthera leospelaea
分类等级:食肉目 猫科
地 点:欧亚大陆
灭绝时间:10000年前
狮子素有“万兽之王”的美誉。它威猛雄壮、战斗力强,在草原上所向披靡,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气势。自古以来它就是人们所崇拜的猛兽之一,它象征权威、象征胜利、象征着尊贵、象征着王者风范。可以说,人们对它的敬畏远胜过喜爱。
狮子有不怒自威的容貌体态。它跑动起来就像刮起一股强风,让猎物们闻风丧胆。狮吼更是它的一大特点,对对手具有很强的威慑作用,仿佛警告它们:这是我的地盘,请离远点!
洞穴狮子的头骨
而在一万年前生存着的洞穴狮子比现在的狮子更加凶猛。它们体型巨大、力大无比,嘴巴张开甚至能达到180度,够吓人的!要知道,洞穴狮子乃是狮子中体积最大的种类之一。
1985年,一头成年雄性洞穴狮化石在德国西格斯多夫市附近出土。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头洞穴狮子肩高大约1.2米,身长超过2米(不包含尾巴)。这种体型已相当于现代狮子的较大者。而据科学家们考证,在当时,这头洞穴狮还并非同类狮子中最大的。
和现在的狮子无忧无虑睡在草原上不同,洞穴狮子偏爱洞穴。可能它们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吧。
根据对洞穴狮子化石的研究发现,这种猛兽大多生活在欧亚大陆,因此,洞穴狮子也被叫做欧洲洞穴狮或欧亚洞穴狮。
按理,威猛强大的野兽都喜欢到外面闲逛,即使只是进行一番炫耀也好。但是经现代人研究发现,洞穴狮子的活动痕迹一般都在洞穴中。为什么洞穴狮子这类体积庞大、凶猛异常的家伙不在外面彰显自己的威武和强大,而经常出现在洞穴里面,过着一种隐居般的生活?为什么它们甘愿放下自己的王者风范“藏”到洞穴里面呢?人们猜测,这不是洞穴狮子比较谦虚,而是另有隐情。
首先,从气候环境来说,这种狮子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冰期时代。在严寒中唯有洞穴里有地热气,相对保暖。而且一旦住进去了,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怕。当然,其实有不少动物打算搬进洞穴,但是它们必须考虑自己有没有本事守得住那个洞穴。因为一旦更强大的猛兽进入这个洞穴,它们就可能被迫搬家,甚至生命难保。不过,这凶猛的洞中猛狮就不必担心这些了。
洞穴狮子的分布范围
其次,据推测洞穴狮子身上没有厚厚的毛保暖——从欧洲石器时代先民所作的岩画就能看出,洞穴狮子甚至没有鬃毛,因此被称作“无鬃狮”。如此光溜溜的身子,又处于寒冷的冰期时代,它们选择相对保暖的洞穴居住,可谓是明智之选了。
因此,洞穴狮居住于洞穴只是它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习性,跟它们是否温驯毫无关系。
一种猛兽藏于洞中,其神秘性和可怕性似乎更甚。但在当时的人类看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食物的诱惑力。正因为看中它们肉多厚实,所以当时的人类将洞穴狮子捕杀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捕杀狮子情有独钟呢?这必须分开解释:
现代人猎杀珍贵的狮子主要是为了金钱。在19世纪殖民主义盛行时,殖民者对亚非美各殖民地狮子的捕杀,是出于对当时的奢侈品——皮毛的需求。此外,挑战万兽之王还能够让这些征服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刺激。
而在远古时期,人类捕杀狮子的目的就简单多了,纯粹是为了吃。
实际上,不少珍贵的动物都是被我们的先人们吃掉的。远古人类捕猎都是协同作战,捕到猎物平均分配。一大群人,通常有10~20个,想想看,如果他们一整天只追到一只兔子、狐狸、狼,够分吗?显然不够。怎么办?那就捕大的去。于是,大块头的动物就成为了人类的“重点照顾对象”。
很不幸,洞穴狮子也进入了人类的视线。因为它们的个头很大——每只洞穴狮子都有几百千克重,如此大块头,肯定让人类对它们“情有独钟”。更糟糕的是,洞穴狮子喜欢居住在洞穴里面,这似乎更方便了人类的捕杀!
就这样,洞穴狮子,一种享受地热气的安逸猛兽,在一万年前因为欧亚大陆人类的狩猎,而不得不走向灭绝。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实在可惜!从此,我们只能在壁画上看到凶猛异常的它们,或者是在博物馆看到它们的化石!
洞穴狮子骨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