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牙买加仓鼠
小档案
别 名:牙买加稻鼠
学 名:Oryzomys antillarum
分类等级:啮齿目 仓鼠科
地 点:牙买加
灭绝时间:1880年(一说19世纪70年代)
爱好旅游、喜欢体验另类生活的人们,可能在法国体验过这样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入住“仓鼠别墅”,体验吃谷粒,奔跑在大轮盘中,睡干草堆等一系列像仓鼠一样的生活。法国南特的某家酒店,工作人员就非常有创意地为客人设计出体验仓鼠生活的机会。客人们只要支付数量不多的金钱即可打破平日呆板、无趣的生活,体验独一无二的仓鼠生活。
但是,即便再真切的体验,恐怕都没有真实的接触来得深刻。仓鼠最早被人类发现,是在1829年西伯利亚的某个城市。
仓鼠
仓鼠——hamster,这个单词来自德文,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贮藏,这是因为它们喜欢经常搬运储藏食物,故得此名。又因为它们常把食物藏在腮两边,在安全的地方吐出,又被人们称为大颊鼠。
作为仓鼠中较早被人类发现的一类,牙买加仓鼠的存在曾经非常普遍,牙买加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那可爱的身影。
牙买加仓鼠一般体长约0.15米,体重0.4~0.6千克。它身体的不同部位,体毛颜色也不相同:从脸颊到腹部体毛为白色,背部体毛为浅黄褐色,足白色,四肢内侧为黑色。它的两颊都有颊囊,从臼齿侧一直延伸到肩部。就是靠它,牙买加仓鼠才能经常储存或搬运食物。
牙买加仓鼠主要栖息于荒漠、草丛、树林地带,在农田中也时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白天喜欢在洞中睡大觉,以躲避天敌的袭击;夜间出来活动觅食,通常在晚上7~10点最活跃。它们主要吃各类植物的种子,偶尔也食些昆虫。
牙买加仓鼠有固定的住处,善于挖洞“建房”,用“深挖洞,广积粮”来形容它们最合适不过了。它们的洞穴通常挖的很深,有的甚至可达几十米,有多个出口。又大又深的洞除了休憩之外,还能存放粮食。据说,有的仓鼠洞能储存上百千克粮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有多么大。
与同类的祖先——老鼠相比,牙买加仓鼠体形短粗,很不匀称;体毛柔软光滑、相貌奇特的仓鼠机警灵敏、活泼小巧,深受人类喜爱,非常适宜当宠物来养。
牙买加仓鼠繁殖力强,成活率高,一年中任何季节均可繁殖。通常每胎5~12只幼仔,孕期为28天。由于是双排卵管,所以它们的生育周期很短。幼仔出生后,两个月左右就能长大成熟,平均寿命为2~3年。
分辨牙买加仓鼠雌雄的方法相当简单。一般来说,和雌仓鼠比起来,雄仓鼠的臀部大,屁股眼也较大。
在前现代,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生活范围狭窄,对自然界影响十分有限,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都能在生物链中大致保持着某种生态平衡,某一种物种数量能够保持在一定平衡线以内。由于食物链相对平衡,牙买加仓鼠尽管繁殖速度快,但它们的天敌也多,这样通过自然调节,就能够很好地控制牙买加仓鼠的种群数量。
进入16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变革,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逐渐遭到人类的破坏,一些野生动物相继灭绝,其中当然也包括许多牙买加仓鼠的天敌。没有了自然界本身的平衡力量,牙买加仓鼠在短时期内数量迅速增多。
鼠夹当人类造成了包括牙买加仓鼠在内的仓鼠蔓延之后,又想尽千方百计置它们于死地。
牙买加仓鼠数量大幅增多,但它们的食物来源却相对有限。于是,它们开始转移阵地,来到农田毁坏庄稼,到农家大量偷食粮食,一度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灾害。这引起了人类的极度仇视,将其称之为“害兽”。人们联合起来,积极投入到灭鼠运动中,大肆捕杀牙买加仓鼠。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猎杀逐渐升级,人类开始到处抛撒拌有毒药的粮食,导致大批牙买加仓鼠中毒死亡。
1880年,人们最终全部消灭了它们。从此以后,牙买加仓鼠灭绝了。仔细探究起来,牙买加仓鼠命运的起起落落,直至灭绝,完全是人类造成的。原本它们生活得很好,只因人类活动导致原本自然生态的平衡被打破,才间接地让它们泛滥成灾,最终更是人类的猎杀直接导致它们一步步走向灭绝的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