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用降压药需从小剂量开始吗

服用降压药需从小剂量开始吗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如果为了追求快速降压,一开始就要求联合用药或盲目加大用量,都可能造成血压骤降,引发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倒。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切忌降压过快、强烈镇静、大量利尿,以免形成血栓,诱发中风。多数降压药均有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常有血压患者认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降得越快,降压时间越短,效果就越好。其实这并不能一概而论。

众所周知,高血压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会给身体各器官造成损害,容易引起脑梗死、脑出血等症。因此,高血压病人必须接受治疗,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临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让其血压尽快恢复正常。

患者在家服药时往往会有求快心理,希望服用一次处方的降压药就能使血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这一点极不可取。因为降压药一般需1~4周的起效来到达药物疗效高峰,如果一种药物不能控制血压,就要逐渐联合多种药物;如果患者对某些降压药物有不良反应,需要调整用药。并且,不同患者对各种降压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要循序渐进地递增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快速降压诱发脑卒中。患者如果为了追求快速降压,一开始就要求联合用药或盲目加大用量,都可能造成血压骤降,引发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倒。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可能诱发脑卒中、心绞痛等。有急性脑出血及脑梗死的患者尤应注意。因此降压不能求快,更要安全。合理降压是寻找一个适合患者,能较好控制血压,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能长期坚持用药,价格适中,对脏器有保护作用的降压方案。

一般情况下,血压应在服药后在1~3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选择长效,缓慢释放及控制释放剂型的药物,一天服药一次,这类药物控制血压更为平稳,引起血压波动的机会较少,不会引起血压的大起大落。

多在清晨服药。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切忌降压过快、强烈镇静、大量利尿,以免形成血栓,诱发中风。此外,服用降压药的时间也应根据患者个体的血压峰值时间而定。一般血压有两个高峰,一个在清晨,一个在午后。多数用药时间可选在清晨起床后。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夜间血压增高,但也有人会在夜间降低。因此夜间服药还应根据个人而定,也可以通过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价后决定。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不要迅速降压,睡前更不可大量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很多患者因血压太高便大剂量服用降压药,或不遵医嘱服用并不适合自己病情的高效降压药,殊不知骤然降压会使血流速度减慢,大脑供血产生严重不足,灌注压降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从而发生中风,所以,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很重要。同时,应慎重使用利尿药降压,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主要原因是因使用多种降压药物疗效欠佳或因肾功能受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高低及水肿程度进行利尿降压治疗,但要注意服用过量利尿药物时,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大量失水,血液高度浓缩,其黏滞度便会增加,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低血压、高黏滞度而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所以患者应谨遵医嘱服用利尿药。总之,高血压服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发挥药效,而且能减少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多数降压药均有不良反应,大剂量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降压药剂量越大,不良反应越多,切勿大剂量降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原有的高血压突然加重,引起心肌缺血,明显的脑病如严重头痛、恶心、视物模糊、一过性偏瘫等,以及高血压伴有主动脉撕裂夹层的情况等。可以选择紧急降压,这就需要静脉用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