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原则与手段

治疗原则与手段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是手术,但只用于大约10%的骨科病人,大多数病人还是采取非手术治疗,医生也习惯于称为保守治疗。骨科疾病治疗有五种手段。

(一)治疗原则

提到骨科,读者可能立刻反应到开刀,然后是吃药。

实际上,骨科治疗疾病的手段分为两大类。第一是手术,但只用于大约10%的骨科病人,大多数病人还是采取非手术治疗,医生也习惯于称为保守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手段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依次为:①健康教育——患者通过系统了解自己疼痛的原因,从而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身体、避免损伤的发生;②运动训练——以起源于挪威的悬吊运动训练技术为核心技术,采用特殊设计的动作、借助特殊制造的设备,对身体各个关节的稳定肌群进行功能训练;③物理治疗——如使用冰敷、限制活动等方式治疗急性损伤,使用脉冲短波治疗关节肿胀等;④护具与矫形器——平足的患者使用定制的矫形鞋垫,颈部受伤的患者使用费城围领保护颈部,网球肘的患者佩戴网球肘护具保护肘部等;⑤药物,口服镇痛药减轻慢性疼痛,口服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保护关节软骨等。为什么药物仅仅放在最后,这与运动系统运行的最基本规律有关。

医学上,把人体器官分为八大系统,但从维持生命的运转角度看,可以进一步分为三大系统:运动系统用来获取能量,内脏系统用来转换能量供身体使用,神经系统负责统筹全身。运动系统负责奔跑跳跃搬动重物,这个系统中最核心的规律是生物力学,如力量如何在骨骼与骨骼间传递、肌肉如何驱动关节、在关节活动时肌肉和韧带又是如何保持关节稳定、不致发生关节错位,诸如此类。而内脏系统(心、肝、脾、肺、肾脏胃肠等),主要功能是将获取的食物吃进、消化、转化为能量并运送至全身,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内脏系统内核心的规律是化学。最后一个系统是神经系统,掌管一切,心理、情感、逻辑、智慧。内脏系统的核心功能是能量的吸收、转换和再分配,起支配作用的是化学反应。当内脏出问题时,医生使用药物,通过药物在人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来治疗疾病。

长久以来,普通患者治疗疾病的经验往往来自于去医院治疗感冒、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内科疾病的经历,自然形成了一个观念,即患病就是要吃药。但是,在运动系统疾病治疗领域,药物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因为在这个领域内,核心的功能是运动,支配其中的则是以生物力学为核心的物理定律。骨科疾病的主要问题是力的传递、关节的稳定、软骨的磨损等方面出了问题,主要是力学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力学的方法。举例来讲,下肢骨折后,主要问题是力不能顺着骨头传递了,于是人不能站立行走,解决的方法是切开复位,使用一套钢板把骨折的骨头重新连接起来,病人就可以重新下地行走,在此期间,力量沿着钢板传递,断裂的骨头不用再受力,就可以专心致志地把“自己”修复好。同样,大多数的颈痛、腰痛患者,往往是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可以明显减轻,就是因为躺着时骨与关节基本不受力,而活动时由于骨骼肌肉的运行方式出现了问题,就产生了疼痛。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回到运动中去发现问题,通过运动训练、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来解决。

(二)治疗手段

骨科疾病治疗有五种手段。五种手段的其中两条:即第一条健康教育,第二条运动训练,这两个方法是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也蕴含着过去20年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无论是正确的生活方式还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其背后都有着大量的基础研究,大量的实验证据,下面用一个实际例子为大家讲解这五种治疗手段。

1.健康教育和运动训练 一个患者曾经苦恼地问我:“郭大夫,您说我该听谁的呀?我下楼梯时膝盖痛,去看骨科专家,他要我不要上下楼梯、不要下蹲;后来,我又去请教了一个特别有名的健身专家,他教我多练下蹲。两个人都是全国知名的专家,我都糊涂了。”我的意见是:他们的意见都对。近期,要避免深蹲、避免上下楼梯,同时,可以开始下蹲练习,但必须遵守两个原则:要浅蹲不要深蹲,膝关节屈曲的角度不要超过40°;下蹲时绝对不能出现疼痛,如果膝盖疼痛,往往说明下蹲的角度太大,要下蹲的再浅一点,哪怕是微蹲,也不要引起疼痛。

先解释一下他疼痛的原因。如前文所说,在髌骨(膝盖骨)上,有一块非常强大的肌肉——股四头肌。四个头其实是四块肌肉合并而成,其中,股外侧斜肌向外拉髌骨、股内侧斜肌向内拉髌骨。这位患者的股内侧斜肌力量差,抗不过股外侧斜肌,髌骨在滑动中就会略微偏向外侧,髌骨脱离正常的轨道,受力就会不均、就会出现疼痛。平常走路时,髌骨受到的压力不大,但下楼时,膝盖很吃力,当然会痛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股内侧斜肌这位同志必须坚强起来。怎么办,锻炼吧,像那位健身教练建议的,练习下蹲。问题来了,当深蹲时,膝盖软骨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软骨属于“用一次少一次”的,所以必须避免深蹲,这也是医生建议这位患者少上下楼梯的原因。另一方面,科学家们通过对股内侧肌这位同志的长期考察,发现了“他”的一个特点,即在膝关节从伸直到弯曲40°的范围内,“他”就积极工作,当膝关节进一步弯曲后,“他”的工作就由其他同志取代了。因此,在0°~40°的范围内下蹲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又可以锻炼肌肉,长期坚持,就可以减轻这位患者的膝痛了。而无痛的要求,则是在训练中绝对避免对关节软骨的过度刺激。

看完以上这个例子,读者朋友可以总结出,合理的锻炼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础研究上。在过去20年,无数生物力学专家和临床医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深入细致地了解了我们身体每一块组织的特性,每一个关节的运行原理,在这些翔实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才逐渐发展出本书所介绍的一系列康复方法。

2.理疗和矫形器的应用 上面的例子解释了如何通过健康教育(避免深蹲)、运动训练(锻炼股内侧斜肌)帮助患者,下面再介绍一下物理治疗和矫形器的作用原理。人体组织受伤后会发炎,炎症其实是人体的自我修复反应,但是,人体的炎症反应往往过度,这时对人体就不好了。于是,医生使用物理治疗技术来减轻炎症,临床使用效果最好的是脉冲短波(还有类似的设备如超短波、微波,原理基本相同),这是一种特殊频率的无线电波,用专门的脉冲短波治疗机发射出来,当无线电波穿越人体组织时,可以减轻炎症、促进渗出液体的吸收。对大部分急性的软组织损伤来说,冰敷是一个很简单、也很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损伤的组织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时,局部会肿胀、充血,冰敷可以使局部的血管收缩、减少充血,从而减轻炎症。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比如特殊频段的激光照射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一些简单的家庭用中频电疗治疗机可以减轻浅表组织的疼痛,简单的温热治疗(如泡温泉)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组织、促进劳损的组织修复。

矫形器中最常用的包括保护颈椎的围领、保护腰椎的围腰、支撑足部的矫形鞋垫、治疗网球肘的护肘等。它们从身体的外部对劳损的部位提供支持、保护,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症状。但另一方面,完全依赖于外在的护具会使身体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使被保护部位的肌肉逐渐萎缩掉,所以,医生往往会给患者一些建议,通常在症状减轻后,就叮嘱患者去掉护具。不过,足部的矫形鞋垫是个例外,反而会叮嘱患者长期佩戴。原因倒也简单,足部没什么肌肉,足部的问题主要是骨骼的变形、扭曲,所以直接在骨骼下面给一个结实的支撑就可以了。

3.药物治疗 药物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最常用的是镇痛药物,但长期服用,会对肝、肾等身体组织产生不良反应。其他的如给关节软骨提供营养的氨基葡萄糖,给骨骼提供钙质的钙片等。总的来讲,效果有限。

最后总结一下。

(1)骨科疾病也叫运动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疼痛,其次是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无力。骨骼劳损后会长出骨刺,但很少会导致疼痛,多数情况下不必在意;但是,少数部位的骨刺可能产生严重的问题,比如在颈椎椎体后外侧部分长出的骨刺可能压迫到神经,导致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软骨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膝关节,症状包括走路后膝关节疼痛或者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韧带损伤最容易发生的是踝关节与膝关节,损伤后需要专门的康复程序。椎间盘的外层叫做纤维环,大约有20层,类似于同心圆,在这圆的中心位置是髓核,纤维环起的作用是把上下两个椎体紧紧地拉在一起,髓核是一种含有很高水分、有点像果冻类的组织,主要作用是把穿过脊柱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来。位于椎间盘后部的纤维环组织损伤后,弯腰时会出现腰痛,如果纤维环断裂得很严重,髓核组织在压力的驱使下会向后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麻木疼痛。

(2)稳定肌群一般位于关节的周围,处在身体的深部,大脑不能直接控制,主要工作是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在运动中受到伤害,稳定肌群最容易出问题的关节依次是腰部、髋部、颈部、肩部,患者会有劳累后疼痛、关节不稳“吃不住劲儿”的感觉,拍X线片往往报告“正常”,这时主要的治疗是做专门设计的医疗体操,把稳定肌群锻炼得更结实更有力。运动肌群往往会出现过度的紧张、短缩的现象,成为部分患者颈肩疼痛的原因。

(3)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的5个核心手段:①科学的运动训练,以恢复内层的稳定肌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②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③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使用理疗消除炎症;④佩戴专门的矫形器;⑤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消炎镇痛药物、钙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