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法苦辛酸,连柏辛椒姜桂端,
参归附子虚寒治,温脏安蛔症可痊。
【组成】 乌梅15克,细辛3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15克,附子6克,蜀椒3克,桂枝6克,党参15克,黄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能温脏安蛔,是一个寒热苦酸辛并用的复方。用于胆道蛔虫病,能使蛔虫麻痹,增强胆汁分泌,缓解胆道口括约肌的痉挛,使胆道的蛔虫退回十二指肠。
此方运用范围甚广,对虚实兼有、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尤为有效。
【临床应用】
(1)治疗噤口痢。系指患者既有下痢,又不能进食,是痢疾中比较严重的证候,用之有一定的疗效。亦治慢性痢疾。
(2)治疗吐酸吞酸。吐酸吞酸与寒热因素并存者多见,尤对病程长、病情较重者(指吐酸症),投以本方收效速。
(3)治疗寒泻。症见肠鸣腹胀痛,便泻稀水清澈;或色如鸭粪,或食物不化;或便下青黑,四肢厥冷,口不渴,脉沉迟。治宜温中散寒,用附子理中汤可获效。如病程过长,或兼有热邪错杂其中者,用本方治疗效果满意。
(4)治疗阴阳易。近人认为系指伤寒未完全康复,因犯房事而发病者。其症见身体沉重,少气,小腹里急,引阴中拘急,热上冲胸。《诸病源候论》认为男子与患伤寒而未愈的妇人房事后,而病者为阴易;而妇人与患伤寒而未愈的男子房事后而病者名为阳易;故名为阴阳易。此丸坚持服,日服2丸,可愈。
(5)治疗荨麻疹。皮肤水肿并伴团块,色红瘙痒,并见腹泻及腹部不适,且多方治疗,久治不效者。用此方所治8例(属胃肠障碍性者),治愈率达100%。组成:乌梅6克,细辛3克,桂枝3克,人参4克,附子2克,干姜2克,黄柏4克,川椒3克,当归4克,黄连2克。水煎服。
(6)治疗胆道蛔虫病。记载郭子光用本丸或本丸加减治疗3406例,治愈率为60%~95%。
(7)治疗慢性肠炎。王伟东用本方汤剂灌肠治疗慢性肠炎47例,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3例。
(8)治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顽固失眠,皆可以本方化裁治疗。岳美中以本丸治疗白塞病属寒热错杂者,效果很好。
【加减】
(1)本方用于胆道蛔虫病或肠道蛔虫病时,再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
(2)治久痢不瘥者,本方去黄柏、人参,桂枝易桂心。
(3)若无寒证,本方去桂枝、附子;正气未虚去人参、当归。
(4)腹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滑腻、臭食等。
(2)对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不属厥阴且寒热错杂者禁用或慎用。
(3)伴有外感咳嗽及有实邪或阴虚阳亢者禁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