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怎么治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怎么治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有很多器官会因高血压病而受到损害,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高血压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有心、脑、肾,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变,发生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致死性、致残性疾病。因此,要充分重视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经常或定期监测血压,积极治疗、有效控制血压。

(一)血压是脑卒中的元凶

高血压本身并不多么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发的重要器官与生理系统的损害。人体有很多器官会因高血压病而受到损害,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高血压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有心、脑、肾,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变,发生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致死性、致残性疾病。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压力增高、小动脉痉挛如果发生在脑部,就会给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可导致脑卒中。这是因为硬化的脑部动脉可形成微动脉瘤。这些微小的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壁上最薄弱的环节,在血压升高时容易破裂而出血;并且,高血压可引起或加重脑部小动脉的变形或坏死,形成夹层动脉瘤,血压增高时也会破裂出血;此外,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造成脑组织的点状出血,若出血持续,则可形成大片出血。因此,高血压,尤其是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或在短期内血压突然升高,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一般说来,高血压(从最初症状出现)发展到脑卒中需13~14年,发展成冠心病需5~10年。因此,要充分重视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经常或定期监测血压,积极治疗、有效控制血压。这样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50%左右。

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而迅速导致的脑功能缺损,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可分为脑梗死和脑栓塞。

脑出血是高血压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50岁左右,最好发的部位是大脑内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继而昏迷,可以口角㖞斜、半身偏瘫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多在紧张或激动时发生。脑出血病死率极高,即使幸存也会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生活质量极大下降。脑梗死,即脑内血栓形成,占脑卒中的50%左右,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不一定都有高血压,这与脑出血不同。

(二)高血压与冠心病

1.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患者有70%以上合并高血压。日本老年人尸检资料表明血压与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清胆固醇相关。这除了高血压造成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之外,还因为患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敏感性增加,这既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越大。

2.高血压是心绞痛发作的重要诱因 血压升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诱发心绞痛。表现为劳累、生气、激动、饱餐后胸骨后或心前区深部的压榨性、紧缩性疼痛,疼痛常向左肩、左后背或左上肢放射,有时可放射到上腹部、颈部,可持续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迅速缓解。

3.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率较血压正常者至少高2倍,而且梗死后近期及远期病死率增高。发作时的表现为突然性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部疼痛。疼痛多在胸骨后或上腹部,为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背、左上肢放射。休息后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

4.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高血压还可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血压长期升高,血流对动脉管壁产生极大的压力,心脏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维持血液继续流动。想一想我们给自行车打气的情景,随着轮胎里的空气增加,压力也就增加,我们必须更加用力才能继续压下打气筒的活塞。这有些像心脏用力做功的情景。由于补偿效应,心肌会变得肥厚,就像是一名锻炼肌肉的举重运动员。充满肌肉的心脏会变得十分僵硬,失去弹性,无法放松,这将导致血压无法顺利地通过动脉的恶性循环。

(三)高血压肾损害

肾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它排泄水分、代谢产物和废物,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还能分泌一些重要的内分泌物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液进入肾小球,经过滤过作用,将人体内代谢的废物连同多余的水分送入肾小管,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收一些水分和物质外,将其他的水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肾将人体有用的物质留在体内,将废物排出体外。

高血压对肾的危害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初期是肾小动脉硬化、狭窄,由于肾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是一团血管球,在慢性缺血的情况下大量肾单位(即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生萎缩,继而纤维组织增生(这种病变称为高血压性肾硬化)。残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这会导致肾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如肌酐、尿素氮等,不能全部排出而潴留在体内,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也发生紊乱,造成自体中毒,出现尿毒症。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这种损害为不可逆转的。目前对肾功能损害及尿毒症的治疗还是世界性的难题。

(四)高血压眼损害

高血压病早期,眼底多为正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痉挛、狭窄、硬化,血压长期升高,则视网膜可出现渗出、出血、水肿,从而导致视觉障碍。

(五)高血压与高脂血症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高血压患者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较低。另一方面,许多高血脂患者也常合并有高血压,两者呈因果关系,但究竟何因何果,目前尚不清楚。同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可见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六)高血压与糖尿病——恶性的因果循环

1.葡萄糖的“特快专递”——胰岛素 胰腺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分泌胰岛素,帮助人体储存和使用葡萄糖。如果将葡萄糖想象为邮件,那么胰岛素就是特快邮政服务,负责将葡萄糖通过血液输送到肌肉、脂肪、肝、肾等全身各处的细胞,身体以此作为燃料维持工作。胰腺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运送胰岛素及细胞接受胰岛素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出了异常,那么特快服务就会受阻,而导致糖尿病。

2.血液中的“咖啡方糖” 糖尿病有两种类型,即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也就是青年型糖尿病,起因是胰腺分泌胰岛素异常。我们平常所称的糖尿病多指2型,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的转移过程受到限制所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其结果都是多余的葡萄糖滞留在血液中,这些糖像岩石碎渣一样,会破坏血管光滑的表层,同时使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松动,动脉管壁出现小裂口。运送胆固醇的“卡车”在散了葡萄糖碎片的血管道路上颠簸,会抛下垃圾,使血管的“公路”受损更加严重,导致动脉硬化。多余的葡萄糖又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来“消化”它们,胰岛素过多又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多,再加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就诱发或加重了高血压。同时,高血压患者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又会加重或诱发糖尿病。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两者实际上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