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由于肝是体内药物代谢的器官,肝损害就是药物较常见且可产生严重后果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性肝损害约占成年人肝炎的10%,在50岁以上肝炎患者中药物引起的甚至高达40%。今后,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将会更高。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原因一般不外乎直接中毒和变态(过敏)反应两大类。一般药物性肝损害在用药后2周内发病的占50%~70%,在8周内发病的可达80%~90%,在3个月以上发病的很少。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约5%是由药物所致。显微镜下可见,药物性脂肪肝除了大泡性或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外,还有肝细胞坏死、炎症浸润及胆汁淤积。
有几十种药物可能与脂肪肝相关,比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四环素、雌激素、他莫昔芬(三苯氧胺)、胺碘酮、甲氨蝶呤、硝苯地平、丙戊酸钠等。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而且比较肯定的就是他莫昔芬,这是一种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常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许多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现脂肪肝、转氨酶异常,除了术后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等原因外,他莫昔芬的应用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不少脂肪肝患者长期服用降血脂药物,但脂肪肝仍不愈甚至加重。这是因为降脂药往往是通过加强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因此,对于正常的肝,降脂药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对于肝细胞已受损害的脂肪肝患者来讲,降脂药的作用常常是减弱的,有时对肝还有不利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弹性酶、氯贝丁酯(安妥明)等降脂药有时非但不能治疗脂肪肝,反而可诱发和加剧肝内脂肪沉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