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非物质性,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大相径庭。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所当然地也是逻辑思维的基石。健康学说始终强调先天与后天、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生理与心理、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也非常重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在人类健康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中,应遵循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的逻辑关系。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说:“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两天俱得其全者,耆艾无疑也。”又曰:“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古训,强调的是内因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先天遗传是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后天调养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先天禀赋强者,若不事摄养,仍可折寿夭亡;先天禀赋弱者,若谨慎摄养,也能颐养天年。所以,儒家宗师孔子也曾说过:“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取之也。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赞同《春秋元命苞》中将人的命运分为正命、随命、遭命三大类的观点,他对人的命运具体剖析道:“正命,谓本禀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自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王充《论衡·命义篇》)王充从人的先天“本禀”、后天摄养以及外界不测诸方面说明人之所以有“三命”的差异,无不与人心境演绎的处世行为密切相关。另据报道,基因是遗传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的生老病死和个体差异,但生活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调节或改变人的命运,也就是说先天因素是基本的,但后天因素也并非一无所能。美国奥尼希博士曾对30名放弃手术的低度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在改善了生活方式3个月后,这些患者600多个基因发生了某些改变,其中,48个防止疾病的基因开启,458个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关闭。这项研究也表明,改变生活方式是增强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我国传统的中医和养生家论述了人体“形”与“神”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为“形神合一”才能健康长寿。古人亦云:“夫形者神之宅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则昏,气散则疲。”(唐·孙思邈《青囊秘录》)三国时期嵇康更加明确提出了“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的观点。在环境、人境、心境三者中,心境也往往起主导作用。从医学上讲,虽不能说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但都有相对平衡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报告称,在癌症病人的既往史中,有不良心理情绪的竟高达76%。毋庸置疑,不良心理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作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直接影响癌症病人病情的发生、演变与转归。有的人本来精神状态很好,亦无任何症状,无意中突然发现自己患了癌症,立即判若两人,病情也急转直下。所以,有的专家也认为“一半的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可见,人的心理作用非同寻常,甚至有时“不可思议”。
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某种有利于健康的方法,一般说也适合于他人,但不同的人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非止一端,以偏概全,必须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寻求健康行为的共同规律。在人体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中,必须顺乎自然,返朴归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同时,也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者,天地之镇也”(《内经灵柩·正版》)。这些论述说明,只有人类最为宝贵,但人类征服自然的唯一目的是兴利除弊,任何时候都绝对不可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
二、前瞻思维
前瞻思维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医典籍中均有阐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逐步建立了病因性预防、发病期预防、治疗性预防,即“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已变防残”三级预防的卫生工作体系,都是前瞻思维传承与演绎的具体体现。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三国嵇康认为,“积微成损,积损成衰”“害成于微,而救于著,故有无功之治”(《嵇康集·养生论》)。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也明确提出了“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的观点,他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据文献记载,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汉书·霍光传》还记载了“曲突徙薪”的故事。某家的烟囱直出炉灶,没有拐弯,灶旁还堆放柴草。一位有识之士见此状况,奉劝主人把烟囱改成拐弯的(曲突),将柴草搬走(徙薪),以免发生火灾。主人质疑人家不怀好意,而置若罔闻。果然不出所料,不久他家发生了“火灾”,幸得邻居及时救助,才幸免大难。事后主人大摆宴席,酬谢被烧得焦头烂额救火的人,却忘记了那位忠告“曲突徙薪”防火的人。因而,有人作诗叹曰:“曲突徙薪无恩泽,不念预防之力大;焦头烂额为上客,徒知救急之功宏。”这则故事也启发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然而,遗憾的是在人类的健康事业中,这种只重视治病点滴功劳,不重视防病巨大功勋,只重视个体疾病,不重视群体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利导思维
利导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健康思维的灵魂,即凡事都向好的方面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反之,称之为弊导思维。事实上,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苦与不苦、乐与不乐,则存呼于心,喜者见事而喜,忧者见事而忧。清人李渔说:“乐不在外在内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只要乐观地对待人生,处处都是乐园;假若悲观地对待人生,则无处不是苦海。这就是心境左右着人们的感悟、思维、判断和行为,系情感势能也。
过去,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染房的,二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这位老人不知道是阴天好还是晴天好。阴天吧她为大儿发愁,晴天吧她又为二女儿发愁,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别人劝导她,“阴天你为二女儿高兴,晴天你为大女儿高兴,应该天天高兴才对”。老人照此想了,情况完全没变,仅是改变了思维方式,结果老太太变得天天快乐起来。显而易见,对于同一事物,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这就是利导思维的作用。
古罗马的鄂图一世也曾说过:“两个人从同一座城由里往外望,一个人望到的是泥土,一个人望到的是星空。”同样,口渴之时有了半杯水,悲观者强调的是“只有半杯水”,喝完了认为“半杯水只是杯水车薪”,仍觉口干舌燥;而乐观者强调的是“已有半杯水”,喝完了觉得“半杯水真是雪中送炭”啊,则会觉得口渴得以缓解。因此,鲁迅也告诫人们“要用笑脸迎接悲惨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但决定你当时的心境,也决定你的健康长寿与人生命运。有研究报告指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种称之为POM的蛋白质,会根据人的心情愉悦或者“不快”,将发生不同的分解方式。在愉悦心情或利导思维时,蛋白质分解成副肾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前者是躯体紧张的缓和剂,后者亦可解除精神紧张;相反,在“不快”心情或弊导思维时,蛋白质则分解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产生活性氧,它们都是对大脑有害的物质,可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利导思维有益于人的健康。正如宋朝无门和尚所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境好的人看世界,到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生机勃勃,其乐无穷,激情迸发,有益于健康长寿不言而喻;与此相反,心境不好的人看世界,处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死气沉沉,苦恼缠身,杞人忧天,贻害健康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