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观和疾病观的转变

健康观和疾病观的转变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以及治疗观都发生改变。生物医学模式的疾病观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以从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并确定其生物的和(或)物理的特定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下,患者是战胜疾病的主体。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人们的健康观、疾病观以及治疗观都发生改变。

生物医学模式的疾病观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以从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并确定其生物的和(或)物理的特定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不论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任何病因首先在体内形成一个明确的病灶使人体患病,对疾病的治疗就是清除这个病灶。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人类是宇宙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于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不仅要从对个体系统器官到组织细胞分子层层深入的分析中阐述健康与疾病的特征,还要从对各层次的综合概括中阐述健康与疾病的特征,进而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以及地球和宇宙等宏观层面揭示把握生命健康和衰老、疾病及死亡等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真谛。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和疾病作出新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的,疾病是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和对社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受到破坏,机体进入了与健康状态不同的失衡运动的状态。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患者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降低。病理变化是疾病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症状是疾病过程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可观表现。社会行为是人际交往、劳动等社会活动。不同的疾病可发生相同的病理变化,一种疾病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而相同的疾病亦可出现各异的症状和体征。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致病因素包含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自然环境的气候地区环境会影响人体功能状态,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都可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社会制度和结构、经济文化、心理、灾难等社会生活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综合网络系统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和功能结构。积极、乐观、喜悦的心理情绪状态可促进健康,延缓衰老,消极、悲观、苦恼、忧伤的心境则有损健康,提高疾病易感性。这种疾病观要求关注与心理因素有关系的身心性疾病。

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下,患者是战胜疾病的主体。医生的治疗观念要从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视治病、忽视治人,重视生物因素、忽视社会心理情绪因素,重视技术与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治疗,转变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身心兼治,功能性改变与器质性改变兼治的整体治疗上。

保健方面,生物医学模式下清除病灶、治疗疾病是保证健康的手段,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则从教育入手,让人们懂得防病知识,学会自我保健,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体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达到保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