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感染性疾病不同,肿瘤的发病涉及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肿瘤的恶性表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结果。与肿瘤发病相关的因素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来自外界环境,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致瘤性病毒、真菌毒素等;内源性因素包括机体的免疫状态、遗传因素、激素水平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等。
1.常见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香烃类致癌物: 多环芳香烃类,又名多环碳氢化合物,是一类含苯环的化学致癌物。这类化合物可形成三环、四环或五环的结构,致癌作用强,小剂量应用就能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的恶变。如3,4-苯并芘、1,2,5,6-双苯并芘、甲基胆蒽、二甲基苯蒽等都是具有强致癌作用的多环芳香烃类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外环境中,是煤焦油、烟草燃烧的烟雾、煤烟、工业废气中化学致癌物的主要致癌成分。值得注意的是烤制和熏制的鱼肉中也含有3,4-苯并芘。
(2)亚硝胺类致癌物: 此类化合物有亚硝胺和亚硝酰胺两类。
亚硝胺类为间接致癌物,需经体内代谢后才产生致癌性。亚硝胺类又可分为脂肪族亚硝胺和环状亚硝胺,前者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等;后者有亚硝基哌嗪、亚硝吗福林等。亚硝胺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的方式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一是广泛存在于空气、水、香烟烟雾、熏烤肉类、咸鱼、油煎食品、酸菜中,二是环境中存在很多可以合成致癌性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二级胺等普遍存在于肉类、蔬菜、谷物、烟草、酒类及鱼类中。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在酸性环境中易于合成亚硝胺。人的胃液在pH为1.3~3.0时,是亚硝胺合成的理想场所,如以甲苄基胺、二甲胺、二乙胺和亚硝酸钠在胃液环境中反应则可使前3种次级胺亚硝基化合而成相应的亚硝胺。另外,有些药物底物如哌嗪、吗福林在胃中也容易亚硝基化产生亚硝胺。一般在碱性环境中难于合成亚硝胺,但加入催化剂如甲醛、氧化物、细菌或真菌毒素可以促进亚硝胺的合成。
亚硝酰胺为直接致癌物,其物理性质不稳定,体外实验可以使细胞恶性转移,体内实验可诱发动物多种器官的肿瘤,如甲基亚硝基脲、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3)芳香胺和偶氮染料致癌物:此为含有苯环与氮原子的化学致癌物。主要存在于各种着色剂、除草剂、防氧化剂、人工合成染料中。苯胺染料工人容易发生膀胱癌是长期接触染料中的2-萘胺所致。这类致癌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2-萘胺、联苯胺对人有致膀胱癌作用,对大鼠可引起肝癌。二甲基偶氮苯(奶油黄)是食品工业常用的着色剂,为肝脏的强致癌物;2-乙酰氨基芴是一种杀虫剂,可诱发大鼠的多种器官肿瘤;4-氨基偶氮苯涂擦皮肤可引起皮肤癌,口服可致肠癌和皮肤癌。
2.物理致癌因素 医学研究证实,物理致癌因素目前有下列数种。
(1)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性致癌因素,主要包括以短波和高频为特征的电磁波的辐射以及电子、质子、中子、α粒子等的辐射。
(2)长期接触镭、铀、氡、钴、锶等放射性同位素。
(3)长期暴露于放射性钴或其它放射性粉尘的矿工,肺癌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4)原子弹爆炸后幸存的居民,白血病的患病率很高。
(5)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可使患者发生白血病。
(6)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癌。
3.病毒致瘤 在人类肿瘤中,估计有20%与病毒有关。其中如肝癌和宫颈癌等,病毒感染则是主要因素。
与人类肿瘤发病相关的致瘤性DNA和RNA病毒,主要有乳头状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HTLV等,它们分别与人宫颈癌、乙肝、鼻咽癌、Burkitt’s淋巴瘤、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或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有关。
4.遗传因素 肿瘤是由外界环境中的生物、化学、物理与营养等因素与个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统计,80%~90%的肿瘤是由环境因素诱发的,其中35%为食物因素引起,30%以香烟为病因,5%是由职业与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所致。虽然宿主的遗传易患性是肿瘤发生的基础,但仅约2%的肿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故肿瘤的发生尽管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