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放手也是一种爱,但放手并不等于冷漠,或者无视,因为那会使孩子感到心灵的孤独,甚至绝望。那些看似愚蠢幼稚的行为,便是孩子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存在和爱自己的无声呐喊。
有个男孩,上大学离开了家。妈妈开始每隔几小时打一次电话,后来减至每天三次。男孩告诉妈妈,他很好,有事会主动联系,但妈妈依然如故。
有段时间,男孩故意将手机关机,并告诉妈妈说手机坏了。没想到,妈妈竟然坐着火车给他送来一部新手机。
了解真相后,这位母亲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关心换回的是孩子的厌烦,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她关爱的心。其实原因很简单,只不过她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孩子长大了,不再经常需要我们了。
闺女大三时要出国交流一个学期,出发时间是期末考试的第二天。此前她一直住在学校,但我仍按照以往的惯例,没帮她收拾行李,只是提醒她提前将需要携带的物品列个清单,发现缺少的早做准备。出发的当天上午,经过三小时的紧张装箱后,她终于顺利地按时出发了。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有些淡淡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安心。我想,这就是我多年培养她的自理能力得到的回报吧。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的路总要他自己走。
如果孩子5岁时没有教他收拾房间,15岁时怕耽误学习不让他做,25岁时看他太忙还是自己来,结婚后才发现他根本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照顾家,于是当父母的继续帮忙。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孩子放心,所有事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那么当我们老去时,就会问心无愧,因为我们知道孩子能把自己和家庭照顾好。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对于孩子则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置之不理,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不知何为对错,由此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这与父母对孩子是非观、道德观、守法观的教育并不冲突。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学习。倘若孩子真的因此接受了错误的观念,父母难道不会懊悔与自责吗?
作为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告诉孩子:怎样的行为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怎样的行为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这是对孩子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但父母很少和她们说话。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打不骂,只是罚她们跪。
姐妹俩为了摆脱父母的冷暴力,用“毒鼠强”害父母。出乎意料的是,父母在住院期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蔼,亲切地和她们聊天。于是她们想:“下一次再多下一点药,让父母病得更重些,多在医院住些时日,这样就能与她们更亲近。”结果,她们亲手害死了自己的父母。
虽说放手也是一种爱,但放手并不等于冷漠,或者无视,因为那会使孩子感到心灵的孤独,甚至绝望。那些看似愚蠢幼稚的行为,便是孩子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存在和爱自己的无声呐喊。
孩子最需要的陪伴是:父母在一旁静静地守候。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时,伸出手把他拉回来;当孩子需要帮助时,伸出手给他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必然会遇到各种难题,各种不如意。这些事情可能都是小事,但由于父母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却是天差地别。
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的药家鑫,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厉。小时候跟小朋友一起玩,只要打了架,不管谁对谁错,他回来肯定是挨骂的。曾经有个男同学要求药家鑫背他,不背就要给一元钱。学校通知家长来处理这件事,药家鑫父亲当时的态度是:“那就让他背吧。”
父母对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往往能让他更坚强地面对困境,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对他来说就是精神上的抛弃。而药家鑫最终令人发指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教育方式的恶果。
当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父母应该公正地对待孩子。是他的责任,就要主动承担,让孩子知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他的责任,就要坚决地维护孩子的利益和尊严,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和支撑。
“距离产生美”。让孩子每天都能够感觉到父母的存在,但感觉不到父母介入他的生活。该提醒的时候提醒、该支持的时候支持,这便是与孩子最好的相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