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是动力不足。如果作业之后还有补充习题在等着,他一定越拖越晚。而如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由他自己支配,情况就会很不同。
早上女孩起床后,要穿漂亮的花裙子。妈妈说今天有冷空气,可能会降温,劝她最好穿长衣长裤。但女孩非常执拗,于是妈妈没有坚持。
中午果然变了天,风雨交加,气温陡然下降。妈妈很想给女儿送衣服,但还是忍住了。女孩放学回到家后,立刻钻进屋里换了长衣长裤,还对妈妈说:“你真神,你怎么知道今天会降温?”妈妈说:“看天气预报呀!”
从此,每天晚上,女孩一定会根据天气预报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很多父母舍不得孩子这一天的挨冻,为孩子规划一切,认为自己的经验可以让他避免受伤害、少走弯路。岂不知这种大包大揽会使孩子因为缺乏自主决策的锻炼,不知如何做选择,不知做了选择就必须承担后果。一旦走入社会,就会表现出做事被动、没有决断力,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
一位女博士从小学习出色,备受父母的呵护,基本不做家务,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直到35岁也没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一次,偶然在网上浏览时,她瞬间萌发了做单亲妈妈的想法,竟然辞去大学老师的工作,出国进行了人工授精。当她怀孕回国后,才发现无法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合法身份。花光积蓄,又无经济收入,在巨大心理的压力下,她精神分裂、流落街头。
从小没有学会选择和决策,更没有独自面对决策失败的经验,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我想她的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经验根本无法从书本中获得,只能通过自身感受积累。而如果父母剥夺了这唯一的学习途径,无疑是将孩子的未来置于危险的境况下,甚至无力脱身。
闺女中考前,学校希望她签约直升本校高中,我们也希望她能够因此而轻松一些。但她和几位同学相约,或为挑战自己,或为体验不同的环境,放弃签约,参加中考。
考试的事谁也说不准,为此我心中很是担忧,但想了想还是对她说:“那你要做两手准备,如果发挥失常,可能会去一所并不理想的学校。如果可以接受,你就自己做主吧。”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决策和承担,将来遇到大事时才能从容不迫。
有个二年级男孩,做事非常磨蹭,每天妈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快点!”
放学后写作业总要妈妈催,非要等到快睡觉了,才急着做。每个清晨又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起床、穿衣、洗漱、吃饭,都要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勉强完成。
可是当男孩听说只要提前完成作业,早睡早起,周末就可以一起出去玩后,周五晚上很快就做完功课睡下了,周六清晨又早早地起了床,着急地等着出发。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是动力不足。如果作业之后还有补充习题在等着,他一定越拖越晚。而如果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由他自己支配,情况就会很不同。
所以我觉得,与其每天唠叨,倒不如把时间的管理权交给孩子。比如每天做一张时间表,规划好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然后让孩子自己对照执行,父母抽查监督。这种自我约束比别人不断催促的效果要好很多。
每个时间段的内容安排,应该由孩子参与制订。只有孩子认可了,这个时间表才有可能被遵守,也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构成约束。
孩子都是很重承诺的,父母答应而未做的事情,他会记得很清楚;自己答应要做的事,也都会尽量兑现,如果失言,心里就会感到愧疚。所以,父母还应该与孩子提前约定处罚,这样的安排会使时间表得到更好的执行。
对于不按时起床的孩子,索性就让他迟到;对于不能按时睡觉的孩子,索性就让他写不完作业。有了这样的后果刺激,才能调动他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才能使他的生活进入良性循环。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说:“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让孩子从学习管理时间开始,慢慢地,他就能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甚至人生。那时,他也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有些父母说:“孩子什么也不懂,怎么做选择?”可是,他如果不学着做选择,就永远什么也不懂。
男孩用刚买的小汽车换了同伴的一张卡通画片,妈妈很生气,但终于忍住了。过了几天,男孩将自己心爱的小车排起来欣赏时,妈妈重新提起了那辆换走的小汽车,男孩感到十分后悔。于是妈妈帮他分析了两件东西的价值和交换的意义,于是男孩说:“我明天找他把车换回来,他不同意也没关系,以后我会想清楚再交换。”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分析利弊,但不要帮他做决定;父母可以给孩子以支持、鼓励,但不要替他承担后果。这样久了,孩子自然就会懂得更多,成长更快。但如果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帮他选择、替他承担,他就会错过许多学习的时机。
自我管理、对自己负责,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是需要从小培养才能获得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