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提琴的梦想

小提琴的梦想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位少年并不气馁,也并不妄自菲薄,他还有着一个梦想——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还没演奏到一半,自己就有些面红耳赤了。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成为帕格尼尼的梦想。其实,快乐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功。此外,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提高。

小提琴的梦想

引语:你是否有过十分遥不可及的梦想?它是那样地具有诱惑力,可你即使使尽了所有的力气,似乎也无法靠近梦想半分。其实,这时的你也不必气馁,不妨换个角度想问题。

20世纪初,有这样一位犹太少年。他天资并不聪颖,从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在学校里,他也往往是那个遭到老师和同学们嘲笑的孩子。但这位少年并不气馁,也并不妄自菲薄,他还有着一个梦想——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

少年对于小提琴非常感兴趣,一有空闲就努力地练习。他坚信只要认真练习,自己总有一天可以成为梦想中的小提琴家。可即使是深爱着他的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一开始,父母不忍心把真相告诉他,可过了很久,少年仍然坚持不懈地练琴,这让父母也看不下去了。

父母告诉少年:“孩子,你很努力,我们为你的勤奋感到非常骄傲。可是,你实在没有拉小提琴的天分,你拉出来的琴声完全无法表现出音乐的魅力。你还是放弃这个梦想,去想想有什么别的兴趣吧!”

少年听到父母的劝告,虽然深受打击,但他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他仍然不为所动,仍然希望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自己的琴声真的那么难听吗?因为长期没有得到他人的承认,他也开始感到有些困惑了。

少年思考了很久,决定去请教一位老琴师。那是一位有着很高名望的琴师,他希望可以从老琴师那里得到一些指点。

老琴师听少年说完自己的来意,微笑着说:“孩子,你先别着急,不妨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吧。”

少年点点头,开始演奏起来。他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还没演奏到一半,自己就有些面红耳赤了。他知道自己演砸了,这首曲子被拉得破绽百出。这也难怪,自己平时练习时就总也练不好,所有的人都这么告诉过他了,可自己还是不甘心。

一曲终了,少年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的表现很差劲,只好等待着老琴师的批评。但等待良久,却并没有等到老琴师对这首曲子进行评价。老琴师只是微笑着问少年:“孩子,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

少年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师又问:“你拉琴快乐吗?”

少年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站起身来,招了招手,将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让他去看看花园里那些盛开的花朵,然后对他说:

“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呢?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说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够了。”

少年完全明白过来,快乐胜过黄金,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成为帕格尼尼的梦想。

这位少年,就是日后名满天下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启示:很多时候,人们追求的东西太多,功利性太强,便会被沉重的愿望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生活本来应该是轻松快乐的,而且是充满乐趣的。当人们无法在某项爱好上取得重大突破时,只要把它仅仅当作一种爱好、一种乐趣,那么生活中便会有很多快乐出现。其实,快乐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所以,家长在教导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要让孩子在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决心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学会将自己的目标当作一种乐趣来享受,这样就可以把自卑心理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使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上成为强者。此外,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往往能够做得比较投入,从而容易取得成功,继而产生成就感。这非常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