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老丝不断,奉献步不停
袁斐是一个南下干部,1946年参加解放军,1956年转业到教育战线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度过了人生最珍贵的年华。离休后仍继续留校任教。自1980年以来,她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党员或先进工作者;两次被广州铁路局评为优秀离休干部;被湖南省衡阳市评为模范离休干部;被湖南省命名为“优秀校外辅导员”。
按理说,离休了,该在家里颐养天年。一个三代人近十口之家,里里外外,多么需要有人操持,家里需要她,可她想的是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她宁肯花钱请保姆,在家庭和事业面前,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她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的课,近几年又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兼任两个班政治课教学,每天清晨人们很早就在学校见到她。为了辅导学生和解答疑难题,常常是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为了让学生们多学点东西,她不顾年老多病,顶酷暑,冒严寒,上北京、去武汉为学生购买学习资料。每年高考录取期间,她没有一个固定的休息地点,学校、学生家里、招生办,忙得团团转,衡阳、韶山、长沙来回地奔跑。
长时间的劳累,她病倒了,住院第二天就发了病危通知书。她一面输血、输液,一面背着医务人员编写复习提纲。小儿子看到这情景,心疼地说:“妈,您忘不了事业,忘不了学生,我们都理解,可您也要为自己想想,为儿女们想想啊!”说得母子俩都流出了眼泪。
去年3月,爱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当时正值学生总复习的关键时刻,她白天忙得像走马灯似的,只能抽出晚上时间赶到医院看一眼老伴。
春华秋实,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桃李。她带的班不仅升学率高,而且集体荣誉感强,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总是名列榜首。88届至90届三年中就有143人分别考入各大专院校,升学率达到70以上。
由于袁斐所教的班考取学校的人数多,每年新生入学通知书下发后,来感谢她的学生和家长也特别多,有的提水果、点心,有的买人参蜂王浆等高级滋补品,有的直接送钱。1990年,有一位在衡阳铁路公安处工作的学生家长,儿子考上了大学,他代表全家老小,拎着礼品来到袁老师家,临别时还偷偷留下一个红包。袁老师等他走后才发现,第二天原封不动要学生带给他父亲。过了两天,这个学生将100元红包作为感谢信又送给了老师,袁老师左右为难,最后决定干脆交给学校党总支部,请求组织退给本人。这样的事例年年都有,具体数字有多少,袁老师不肯告诉别人。
她和老伴都是离休干部,收入不算低,可这么多年来,家里除了儿子的一台彩电和冰箱外,剩下的都是50年代老掉牙的家具。她的钱大部分用到了学生身上。
她教的那个班有个孤儿,生活很困难。袁老师不止一次地掏钱为她交学费,还买好餐券送给她。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4年来,袁斐不知多少次为学生代交学费。
冬天到了,个别学生的衣服单薄,她掏钱给学生添置,还从家里拿棉衣来给学生御寒。
自离休留校以来,她花在学生身上的钱究竟有多少?谁也无法统计,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袁斐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纸箱,里面装着几百封同学从四面八方寄来的信。许多信中称袁斐为:“亲爱的妈妈……”学生们记得:每逢节假日到了,家住沿线的同学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为了消除大家的思亲、寂寞感,袁老师总是从家里带着好吃的瓜果、点心、包子等到学校与同学们团聚。每次高考,袁老师都要花钱买西瓜、咖啡、饮料分给大家解渴提神。每当有同学生病了,是袁老师陪送到医院看病拿药,精心护理,有时连医药费都是她悄悄代交的,还煮好鸡蛋面条送到床头。
88届一个学生会考后得了胸膜炎,必须住院,无法学习,当时高考在即,急得直哭,是袁老师与医院协商,回学校边学习边治病,连打针也是袁老师白天晚上围在身边转。
89届一个女生,不幸得了病,需要长期吃中药,是袁老师每天两次从家里把药煎好端到学校,时间长达一个学期。
袁斐的学生对她无话不说,学习有困难找她,思想上有疙瘩找她,有些离校学生在高校或工作单位上,连谈恋爱找朋友的事,也找她当参谋。
有一位男学生,他的父亲、哥哥因贪污判了刑,他觉得生活在一个罪犯的家庭没有脸面考大学。当时他又染上了一身疥疮,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袁老师发现后,多次找他谈心,并及时向学校汇报了他的情况。没想到春节时,他同妈妈顶了两句嘴,轻生的念头骤增。初三的傍晚,到袁老师家留下一封信就走了。当时袁老师不在家,回来拆开信一看,是一封绝命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多么想最后见到您一面啊!我最敬爱的老师!”看到这里,袁老师心急如焚,冒着刺骨寒风,顶着毛毛细雨,四处寻找,最后在苗圃池塘边找到他,把他带回学校,经过袁老师苦口婆心的关怀、教育终于使他镇定下来。从此,他振作精神,发奋读书,终于考取了财经专科学校。
88届毕业的沈炜,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游荡,袁斐主动接近他,当发现他有热情待人,关心集体的优点,便鼓励他发扬长处,克服缺点。后来,小沈与社会上的“小哥儿”们断了交,也渐渐改了撒谎的毛病,终于成了一个诚实的学生,并考入了合肥电讯工程学院。他在入学后发的第一封信,就是给袁老师的,信中写道:“我真后悔,告别时,没有喊您一声妈妈,让我现在补叫一声妈妈吧!是您帮助我改正了缺点。您是老师,更是母亲……”
年复一年,她送走了35个春秋,像春蚕一样吐出一缕缕金丝,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而呕心沥血,谱写了一曲深情的奉献之歌。
【感恩课堂】袁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度过了人生最珍贵的年华,离休后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由此,升华出一个主题:感念师恩,我们无须刻意地去做某些事,只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有空的时候去看看以前的老师,你偶尔的惦念,就能给老师带来无限的安慰;你用一点点的阳光,就能报答老师如山高、如海深的温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