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冠军的方法
引语:马拉松是一项挑战人耐力的比赛,漫长的距离,如何才能轻松对待,听听马拉松冠军是如何说的。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你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次远征米兰,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表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说的不是假话,众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山田本一的正确。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确实,要达到目标,就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向前迈进。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感觉”将推动他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在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或者自己想象难度较大。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正如山田本一,要在马拉松赛中为自己寻找标志物作为“里程碑”,我们的一生也要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里程碑”:或者是一份自己详细拟定的“人生规划”,或者是自己具体记录下来的“成绩册”,或者是心中仰慕的师长的成长历程……有了人生“里程碑”作参照,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自己人生的每一点进步,就能不断地收获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地走向终点。
启示:也许每个人都觉得一生何其漫长,但如果把一生分割成若干年、若干月、若干天、若干小时、若干分钟、若干秒……你会发现漫长的一生不过是由无数个“弹指一刹那”构成的。在这些“弹指一刹那”里付出的点点滴滴微小的努力,聚集起来,也许可以轻而易举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化整为零,是一种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尤其当我们树立的目标看似非常难以达到时,化整为零可以把宏观的问题具体化、微观化,由此,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便于行动的有效落实,最终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