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仅仅意味着效率吗

时间仅仅意味着效率吗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也许是考虑到效率问题,儿子给母亲寄钱的时间变成了一年一次。可是,当儿子一次性寄出了母亲全年的生活费和保姆费后,却收到了母亲的一张汇款单。有时候,效率并不是从简单的表面现象来看的。对于能够产生出更大的心灵满足的情况来说,效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孩子的健康人生所必需的。

时间仅仅意味着效率吗

引语:提起时间,我们总想到节约和追赶,然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多去付出一点时间,比如,对于爱你的母亲,就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给全班同学和家长讲了两个故事,并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时间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母亲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并送儿子上了大学。当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母亲也已经白发苍苍了。能自己独立工作挣钱的儿子开始寄生活费和保姆费给自己的母亲。

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高,于是每个月除了自己的生活开销以外,余下的工资都按时寄给母亲。后来,他职位提升,工作越来越忙,变成了一季度寄一次钱给母亲,钱的数目也在一点点增加。再后来,寄钱的时间变成了半年。最后,也许是考虑到效率问题,儿子给母亲寄钱的时间变成了一年一次。

可是,当儿子一次性寄出了母亲全年的生活费和保姆费后,却收到了母亲的一张汇款单。母亲只接受了一千元钱,剩下的又全部寄回来了。随同汇款单寄出的,还有一封信。儿子有些奇怪,便连忙打开信看。

在信上,母亲说:以前,每次收到你的汇款单,我和村里的邻居们都要高兴好几天。每一个月,我们都等待着这样的欢喜和满足。我退回去的钱,希望你每月寄一点,这样,每个月我们都能够高兴一阵子。

儿子恍然大悟。同样多的钱,如果自己每个月都寄出一部分,带给母亲的欢乐将会大大增加。尽管自己花的时间多一点,但对于母亲来讲,快乐和心理的满足是难以用时间来计算的。而如果自己一次性寄出所有的钱,虽然减少了麻烦,提高了效率,但对于母亲来说,快乐的次数便大大减少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是从简单的表面现象来看的。对于能够产生出更大的心灵满足的情况来说,效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牺牲暂时的效率来换取更大的动力,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接着,老师讲了第二个故事:

某一天深夜,上班族爸爸加班回家,客厅的灯还亮着,五岁儿子等他等很久了:“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爸很累,语气有点不耐烦。

“爸,请问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爸爸不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会有什么金钱概念。“你不需要知道这些,赶快去睡觉。”

“我只是想知道,你加班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孩子不肯罢休。“好吧,”爸爸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加班一小时,差不多是20块。”

“那么……”小孩又提出要求。

“你可以借我10块钱吗?”

“你要10块钱做什么?”

“现在不能说。”小孩说。

“不行。”爸爸认为,10块钱对一个五岁小孩来说太多了:“赶快去睡觉,你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如果想要买玩具,先要问妈妈。爸爸这么累了,你不要吵。”

眼看爸爸有点生气,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跟很多随便对小孩发小脾气的大人一样,爸爸上床前有点懊悔,也许自己对儿子太凶了:只是10块钱嘛,也许他想储蓄。他悄悄打开儿子房间,小孩还没睡。“10块钱,嗯,给你,你不要乱花哦。”

小孩笑了:“谢谢爸爸,我最爱你了。”

接着,他从自己枕头底下拿出了一些折皱的钞票和零散的硬币,小心翼翼地数着。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跟我要?要这么多钱做什么?”爸爸惊呼道。

“爸爸,这给你。”小孩把那一杳钱交到父亲手里,“总共20块钱,买你一小时,明天你可以回家陪我吃晚餐吗?”

故事讲完了。学生和家长们都陷入了沉思。

启示:时间不仅仅意味着效率,时间也可以是爱的表达。在匆匆忙忙的现代社会,金钱与效率掌握着时代的话语权,在纷繁的追逐中,人性的家园正日趋没落,心灵无所归依,因之而起的时代病:淡漠、孤独、抑郁接踵而至。我们的追求是否产生了偏差?我们给予孩子的,除了谋生技能,是否还应该培养他们的人性美、关爱心?这是孩子的健康人生所必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