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金人谁最聪明
引语:在《西游记》中,有“真假美猴王”这一场戏,两个美猴王从外形上看,是一模一样的,但实际上一个是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齐天大圣”;一个是六耳猕猴。如果从相貌上,是观察不出来他们的差别的,这就需要靠我们分析判断,找出本质上的差异。
唐朝繁荣富强,国力强盛,周围的小国十分仰慕,常常派使者来朝贺。
一次,一个叫百济的小国派来了几名使臣朝贺。他们进献了许多珠宝,恭敬地对唐皇说:“尊敬的唐皇陛下,这些珠宝都是我国技术最精湛的工匠的作品。只有最最尊贵的人才有资格佩戴。”
唐皇听后哈哈大笑,站在大殿里的大臣们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一个大臣对使臣说:“你们的这些珠宝都是我大唐帝国最普通的百姓佩戴之物,我们根本不屑一顾。况且,你所说的技术最精湛的工匠,他的技术还不是从我大唐朝学来的。”
使臣听后,有些不悦,但他很快拿出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唐皇和大臣们也觉得没有什么新鲜感。使臣说:“尊敬的唐皇陛下,这三个小金人看似一模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是不同的。你能告诉我,这三个小金人哪个最聪明吗?”
唐皇说:“只不过是三个小金人,怎么能像人一样有智慧呢?”
使臣说:“唐皇陛下,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的确有一个是最聪明的。大唐乃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都查不明白吧?”
唐皇大为生气,说道:“怎么可能,我明天一定告诉你哪个小金人最聪明。”
使臣走了之后,唐皇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臣还等着答案呢。就像使臣说的那样,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弄不明白吧?
唐皇辗转反侧,各位大臣也很着急,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第二天,唐皇将使臣请到大殿,老大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大臣说:“第三个金人最聪明!”
使臣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一个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