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辩论赛
引语:牙牙学语的幼儿和一个小学生同时学英语,幼儿要比小学生学得快得多,因为他从开始学习说话,接触的就是英语的环境,而小学生受到固有的母语语境的影响,所以不如幼儿学得快。常有学生抱怨说英语不好学,尤其是听力,根本听不懂在讲些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相应的语境,没有英语的刺激。如果能让学生每天都接触英语,无论是音乐、电影,还是英语教材上的听力训练,都可以使学生熟悉英语的发音、语速等,从而形成相应的语感,英语学习也会变得容易。
李维非常聪明,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很好,为人也很热心,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大二的时候,学校举办辩论会,这个辩论会很特别,要求参加的人员必须全程使用英语。李维的英语老师推选他和另外三名同学代表系里参加,但找到李维时,李维却犹豫了。
李维知道这次辩论会是和美国一所大学联合举办的,目的是选取一些成绩好、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到美国做交换生。他非常想出国去看看,何况他的英语分数总是班级第一。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英语会话能力很差,和别人无法正常交流,因为他讲起英语来口齿不清。久而久之,他也不敢开口说英语了。
李维见老师主动找上他,便把自己的困难向老师说了,顺便自我解嘲一番:“可能是我的智商有问题,所以英语总是说不好。”
英语老师曾在学生时代到国外留学,那时候国外已经对左脑、右脑的分工进行研究了。老师想,语言中枢的确是在左脑,但是下指令使用语言、激发语言中枢能力的却是右脑。李维很聪明,知识也丰富,按说他的语言会话能力应该不弱,而且,他的中文演讲还获得过学校的大奖呢!老师想了想,便给了李维几部英文电影的名字,让他把这些电影都仔仔细细看一遍,不仅看,还要模仿他们说话。
李维犯了难,对照着字幕,他完全能够理解电影的意思,可是,要模仿他们说话,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可他还是照老师说的去做了,每天一有闲暇,就看电影、学说话。开始,张嘴的时候感觉很别扭,觉得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话,结结巴巴的,根本连不成句子。然而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可以完整地说上整个句子了,而且,还可以不看字幕就听懂意思。这点发现让他有了动力,他开始尝试着只听不看,如果实在听不懂的地方再看字幕。每听一遍,他就复述一遍,这样坚持了两个月,他的口语竟然使用自如了。
后来,李维参加了英语辩论赛,也成功地去了美国做交换生。在做交换生期间,他给美国一户当地人教授中文,那户人家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他发现家长在学习的时候也把小孩子放在旁边。有一次,小孩子的嘴里竟然冒出了他刚教的几个中文词汇,当他对此表示好奇的时候,家长告诉他,小孩子在不断地听的过程中,会很容易记住这些外语单词。李维这才明白,为何当初老师要让他模仿电影台词了。
启示:美国科学家研究,婴儿具有神奇的语言学习能力,就是小孩在学说话方面也比大人速度要快。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家长要帮孩子选用所学外语的会话带,重复播放,让孩子的耳朵去熟悉它。这样一来,头脑就会随性记忆,即使不刻意去背,这些内容也会印入脑海,不容易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