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实秋和八宝饭

梁实秋和八宝饭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天,梁实秋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这个实验其实测的是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延迟满足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更大的满足,或以最佳方式获得满足,而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将针对孩子及大人的规则分别列出来,贴在墙上,互相监督执行。

梁实秋和八宝饭

引语:著名文学家梁实秋也是一位美食家,著有《雅舍谈吃》等与吃相关的散文名篇。可是他晚年不幸身患糖尿病,很多东西都得忌口,尤其是糖类食品得少吃,甚至不吃。

一天,梁实秋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东西;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八宝饭端上来了,大家都猜他一定不会碰,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开心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

梁大师则笑着说,他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吃前面的菜时他才特别节制。

“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启示:美食当前,诱惑自然是难以抵挡,梁实秋先生爱吃、会吃,却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又能品尝到美食。许多伟大的人,都因为他们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才有杰出的成就。

延伸问题:孩子的自制力差,看见好吃的就想要,看见好玩就想玩,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让他们养成节制的性格。

心理学研究者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请来一群3—4岁小孩子,分给他们每人一份棉花糖。告诉他们,他可以马上就吃,但如果他愿意等一等,等到研究者出去办完事回来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双份的棉花糖。研究者说完后即离开了房间。

孩子们是如何表现的呢?可以分成三类:

A类:急不可耐,立刻把糖拿起来吃掉了。

B类:等了几分钟,但实在忍不住了,也把糖吃掉了。

C类:耐心等待,一直等到研究者回来,终于吃到了第二份。

之后,研究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了,自我控制能力强的“C类”孩子讨人喜欢,比较敢于冒险,自信、坚强、可靠、自制力较高。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表现优越,社会适应能力也很强,普遍都获得了成功。那些只想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没有办法克制自己的“A类”和“B类”孩子,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较低。

这个实验其实测的是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延迟满足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更大的满足,或以最佳方式获得满足,而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所以,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积极有效的行为约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行为约束能够使孩子养成克制自己的习惯,明白很多事情都不能只以自己为中心,很多时候需要克制自己。行为约束也会使孩子明白,有时延缓某种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结果。

首先,家长要清楚,自己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他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把你的这些目标细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各项要求。

其次,让孩子清楚你对他的要求,并向他解释这么做的理由。比如,每天最多只可以吃一份冷饮,看半小时电视,上半小时网,因为这样不会伤害身体健康。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教孩子,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指导、训练孩子,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将针对孩子及大人的规则分别列出来,贴在墙上,互相监督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