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立木为信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时,著名改革家卫鞅在秦国推行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他制定了一系列变法的法令,但他没有立即公布,因为他知道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们不相信,存有疑虑,推行不开。卫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立即将制定的新法令公布出来。普通人需要诚信,作为领导者更需要诚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受到众议院弹劾,是因其在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中做了伪证,丧失了诚信度。

商鞅立木为信

引语:来自卫国的卫鞅在辅佐秦孝公改革时,因为自己既不是秦国人,推行的法令又受到了旧贵族的反对,聪明的他是怎样让人们对新法信服呢?

战国时,著名改革家卫鞅在秦国推行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他制定了一系列变法的法令,但他没有立即公布,因为他知道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们不相信,存有疑虑,推行不开。

他想了个办法,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金。

当时以铜为金,十金差不多等于六七斤的铜,而在采矿手段不高明的古代,这么多铜也是非常贵重的金属。

不一会儿,南门聚集了一大群人,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里用得着十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在跟咱们开玩笑。”卫鞅听说没有人肯扛木头,一下子就将赏金加到五倍,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他五十金。”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大家对这根木头连碰都不敢碰,更别说扛了。

正在大家疑神疑鬼的时候,忽然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他打量了一下那根木头,说:“我扛得动!”当真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人群里就闪出一条道,大家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头,一直跟到北门。

卫鞅让人传话,对他说:“你听从朝廷命令,是个奉公守法的好人。”当时就赏给他五十金,一文也不少。看热闹的人一见他真的得了赏,都愣了。他们都后悔刚才没扛,错过了机会。

这件新闻立刻传了开去,全国都知道了。老百姓都说:“卫鞅真是说话算话,他的命令就是命令。”

卫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立即将制定的新法令公布出来。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即使是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奖励发展生产,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可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收入官府做奴婢;加强社会和治安,实行连坐法,互相担保、互相监视,外出须带证件,没有证件,各地不准留宿。

秦国自从变法后,变得日益强盛起来,农民都努力生产,以求按新法免除劳役,兵士们英勇杀敌,以图升官晋级。不久,秦国进攻魏国,收复了失地,连魏都安邑也攻了下来,魏国不得不向秦国求和,秦孝公见变法的措施获得了成功,便更加信任卫鞅,将商一带封给卫鞅,从此人们将卫鞅改称为商鞅。

启示:政治家变法需要群众支持,而让群众最心服口服的办法就是诚信,商鞅以诚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也顺利推行了变法。

延伸问题:让孩子回答,商鞅用五十金搬木头的举止是不是很不划算。

普通人需要诚信,作为领导者更需要诚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受到众议院弹劾,是因其在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中做了伪证,丧失了诚信度。

亚伯拉罕·林肯曾写道:“品格像一棵大树,名誉像它的树荫。树荫是我们所想要的,而大树才是应该追求的。”品格是诚信之根。砍掉了树根,你的“大树”就会倒下。所以,要小心你的行动,时刻保持警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