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了芽的花种
引语:谎言能哄骗一时,却维护不了一世。
有一个国王没有子嗣,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孩做王子。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参选的小孩每人一颗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儿最漂亮、花朵最多,就选谁当王子。
到了评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美丽的花朵争奇斗妍,唯有一个小孩没有种出花来,捧着空花盆伤心落泪。
国王走到那个孩子面前,和颜悦色地问道:“孩子,你的花盆里怎么没有花啊?”孩子哭着说:“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选了最好的土,用了最好的肥料,每天都浇水,可是种子却始终不发芽。”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恰恰这个种不出花的小孩被选中做了王子。因为国王给所有参选小孩的花种都已被煮熟,根本不可能种出花来,其他的孩子见种子不发芽,都用了其他的种子代替,只有这个诚实的孩子守着不发芽的种子。
启示:这个孩子也许并非没想过用其他种子代替,但最终还是抱着空花盆来了,一切只因为他内心的诚信。
延伸问题:让孩子思考,其他孩子换种子的原因。
身为家长,要了解孩子不同的说谎原因,并“对症下药”。孩子有时说谎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在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错误时撒谎。孩子有时说谎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夸耀自己,或装出可怜弱小的样子,以博取别人的赞美和同情。有时候,孩子撒谎只是恶作剧,喜欢把编瞎话当做游戏。
家长在对于不同动机、不同原因引起的撒谎行为,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告诉孩子,当考试成绩不好或做错事时,只要诚实告诉父母,并且积极想办法提高成绩或改正错误,父母不会严惩,并要对他的诚实态度加以肯定。对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撒谎的行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
在发现孩子撒谎时,父母不要逼迫孩子立即供认,因为逼供常常会迫使他说更多的谎言,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伤其自尊。父母对积极改正撒谎行为的孩子要采取信任态度,并应多了解孩子的情况,使孩子感到谎言是必定要被拆穿的,说谎毫无必要。这样一来,撒谎的行为也会因无作用而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