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饱学之士亚里士多德

饱学之士亚里士多德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17岁时,亚里士多德十分欣赏当时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的学风,便决定到那儿求学。亚里士多德使已进暮年的柏拉图深感惊异,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度过了20年的时光。这使柏拉图的其他弟子十分不满,忍无可忍地责备亚里士多德要尊重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好学,善于寻根问底。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当时的地位和名气已非同一般了。

饱学之士亚里士多德

引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几乎丰富了每个哲学领域的形式逻辑学,对科学作出了许多贡献。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饱学的人物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受家庭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跟着父亲学习医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遇到许多有关生命奥秘的问题,这引发了他对生物学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强烈兴趣,但比较而言,他对哲学、数学的兴趣更浓厚。亚里士多德年幼时便失去双亲,但他继承的家资颇丰,足够他以后的学习和游历之用。

17岁时,亚里士多德十分欣赏当时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的学风,便决定到那儿求学。据说,柏拉图刚见到亚里士多德时,很为他衣着的华丽而恼火,把他当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并对他说:“一个追求真理的青年人是不应该过分地打扮自己的。”亚里士多德由于受贵族生活的影响,不仅举止温文尔雅,连说话也非常讲究且语调柔和,当然衣着也十分讲究。他不卑不亢地告诉柏拉图,糟糕的服饰不能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心情。柏拉图只好听之任之,但不久柏拉图就发现,这个年仅17岁的青年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亚里士多德使已进暮年的柏拉图深感惊异,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度过了20年的时光。学习期间他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对政治、历史、天文、数学、物理、生物、心理、修辞、戏剧等学科都作了深刻的研究。作为学生,他对老师十分尊重,虚心向老师学习,但他从不在思想上受任何人的束缚。他对柏拉图在学园门口写着的“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入内”的观点不以为然,还常驳倒柏拉图的理论。这使柏拉图的其他弟子十分不满,忍无可忍地责备亚里士多德要尊重老师。亚里士多德面对责难不为所动,他告诉同学:“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好学,善于寻根问底。当柏拉图讲述《理想国》时,所有听讲的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唯有他深觉其中奥妙。他如饥似渴地吸吮柏拉图思想的精华,因此深得柏拉图的赏识。柏拉图曾经这样赞赏他:“我的学园可分成两部分——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构成了它的头脑。”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当时的地位和名气已非同一般了。

柏拉图去世时,亚里士多德37岁,这时,他已是当时最博学最富有智慧的人了。之后不久,他成为了马其顿国王之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后来,亚里士多德仿照老师柏拉图在雅典郊外创办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他除了教学,还致力于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了让他更好地投入研究工作,已成为国王的亚历山大指示他的猎手、猎场守门人、园丁和渔夫向亚里士多德提供一切他感兴趣的东西。他曾派一千多人到希腊和小亚细亚各地为他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有了这些条件,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动物学庭园。据说,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以社会财富大规模地资助科学研究的第一例。正因如此,他在生物学、解剖学和植物学上建树极大。他曾给500多种动物冠以学名并加以描述。他还将植物灵魂论发扬光大,他认为植物可以感觉和移动。他的研究涉及植物、动物,直到人类,形成了一个自然生物圈的研究,这些成果为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于著述,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大部分已经散失,现留下的有《物理学》《形而上学》《工具论》《伦理学》《论灵魂》《政治学》《修辞学》《诗学》等。其学术思想著作几乎涉及了所有学术领域,并成为了1 500年后文艺复兴运动的火种。

启示:有句话叫“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就如亚里士多德如此博学,也是将学习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延伸问题:书桌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地点,家长可以把书桌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让他学习更有干劲儿。

首先,书桌要整洁,抽屉里要有做各门功课所需的工具,孩子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学习,心生烦躁。另外,书桌周围要安静,最好远离客厅。环境太嘈杂,会让孩子精力难以集中,比如有的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听”电视,或者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大人讲话,等等。这些原因都是造成孩子做作业速度慢的因素。家长把书桌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会让孩子对经常在书桌上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