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父子相马
引语:观察必须要建立在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基础之上,获取的事实材料要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观察必须要有严谨务实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人们在认识事物之前,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论框架、价值观念,已经对观察范围和思考偏向作了预先的规定。因此,观察事物时,必须要以正确的理论做指导,要选择恰当的观察对象和条件,避免主观偏见,避免次要因素的干扰,防止片面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观念的转变或理论背景的转换,会使观察者的视野发生深刻的、戏剧性的变化。观察者如果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不囿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善于改变因一定范式而形成的固定思路和先入为主的做法,就会对观察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他能够准确地辨认千里马。有一次,他看到一匹马拉着一辆盐车步履蹒跚地行走,驾车的农夫不断地用鞭抽打它,马累得气喘吁吁,每迈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由于对马的特殊感情,伯乐不由得向这匹马走过去。马看到伯乐向它走来,突然像遇到知音一样,睁大眼睛,抬头高声嘶叫,似乎向伯乐倾诉着什么。伯乐听到马叫,根据声音,立刻认定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用来拉车,太浪费了,你将他卖给我吧。”
农夫听到后非常高兴,认为伯乐太傻了,这匹马拉车没力气,吃得多却不上膘,买这样的马不是缺心眼吗?农夫正愁如何处理这匹马,遇到这样的买主,何乐而不为呢?自然毫不犹豫地卖给了伯乐。伯乐牵着这匹马,把它献给了楚王。楚王看到这匹骨瘦如柴的马,而听到伯乐说是千里马,心中不悦,认为是在戏弄他。苦笑着对伯乐说:“先生将一匹走路都困难的马说成千里马,是否有些过了?”伯乐回答:“这匹马吃的是粗劣的草料,干的是笨重的农活,得不到细心照料,所以显得瘦。如果细心照料它半个月,它一定会恢复体力,显现出千里马的本领。”
楚王将信将疑,命令马夫细心照顾。半个月之后,它确实变得精壮神俊,引颈长嘶时,洪亮的声音像要震破云霄。楚王听到后,非常高兴,跨马扬鞭,马蹄踏在地面震得声声如鼓,跑起来感觉两耳生风。瞬间工夫,已经跑到百里之外。这匹马成为楚王心爱的坐骑,随楚王驰骋沙场,为楚王建立了不少功勋。伯乐相马的能力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伯乐到了年老的时候,想把自己的独门绝技传承给自己的儿子,细心教给他相马的绝技。为了让儿子有实践经验,他将自己的专著《马经》带在身上,让儿子按照《马经》所写的方法去寻找千里马。伯乐的儿子每遇到一匹马都按照《马经》所写的特征进行对照,但总是有许多特征对不上。这样苦苦寻找了一年,却没有找到一匹千里马。
伯乐的儿子垂头丧气地走向了回家之路。他正愁如何给父亲交差时,一只大蛤蟆“呱呱”叫着,一蹦一跳地过来了。伯乐的儿子心里“咯噔”一下,盯着大蛤蟆认真看了起来,然后又掏出《马经》对比。《马经》写着千里马“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 。除了蹄子不像之外,蛤蟆额头高高隆起,两个眼睛显露在脸颊之上,这些都符合千里马的特征。
伯乐儿子心中顿时舒畅起来,捉了这只大蛤蟆,兴冲冲地奔向自己的家。刚一进门,他就大嚷嚷:“我找到了千里马,额头与双眼同书上说的一样,只是蹄子有些不同。”伯乐听到后,走出房间,问道:“那匹马呢?”儿子从褡裢里放出了大蛤蟆,蛤蟆跳向了伯乐。伯乐看到后,哭笑不得,苦笑着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你看到它蹦蹦跳跳,你骑上它来跑一圈吧!”
伯乐的儿子听到后,顿时傻眼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启示:有些孩子观察事物,会把书本上的理论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把成功的名人语言当做圣旨,不从实际出发。像伯乐的儿子一样,根据《马经》上所说的千里马的外在特征找马,却忘记了千里马的本质是“马”,所以相出了一匹“千里”蛤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观察事物要像伯乐相马一样,从千里马相对于其他马的不同特征出发,从而正确地辨别出千里马。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那些成功的创造者,其实并没有“超人”的东西,而是具备对观察的深刻理解和不断地将“观”与“察”有机结合的能力。家长要引导孩子善于观察,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会用敏锐的眼光去看,要用头脑去想。也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捕捉到新的契机。
训练支招:
(1)教育孩子,只看到表面现象时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该仔细地调查分析一番,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2)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理论知识,学会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
(3)教育孩子,观察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脱离事物本质而仅依据表面现象得出不适宜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