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渔网的启示

渔网的启示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他用一根根渔网绳结成单独的小圆圈,将这些小圆圈分别系在长长的竿上,准备到湖中捕鱼。于是,他改进的渔网是一块布制成的大兜子,形成渔网状。家长要教育孩子,要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要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条件性和规律性,要善于从它们的联系、联结方面加以认识。

渔网的启示

引语:事物或现象之间、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也没有绝对孤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所以,在认识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时,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而应用客观、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认识,才能将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本性把握住。

捕鱼者常用渔网去捕鱼,渔网编织了密密匝匝的网眼。捕鱼人将渔网撒到湖中,每次都能够捕到一些鱼。

有一天,捕鱼者乘船用渔网到湖中捕鱼。有时,好些鱼成为他的网中之物;有时,一网撒下去只有一条鱼。有两个人乘船在湖中游玩,看到了捕鱼的过程,感觉到有趣,便各自对捕鱼问题进行思考。

其中一个人发现一个“秘诀”:一条鱼钻进一个网眼就被捉住了。他推断出:一条鱼只用一个网眼,用那么多网眼有何用啊?这个捕鱼人真是愚蠢,用一个网眼,每次就能捕到一条鱼,轻松省力,何必织那么多网眼呢?

于是,他回到家里,对渔网进行革新。他用一根根渔网绳结成单独的小圆圈,将这些小圆圈分别系在长长的竿上,准备到湖中捕鱼。

他坐在船上,将竿放在船上,小圆圈放到水中,过一会儿就把竿挑起来,想收获钻到他圈中的鱼,可他这样反反复复地操作了一整天,一条鱼也没捞到。

他沮丧地扛着他的新式渔网回家。路上的行人看到后都感到惊奇,问他:“你的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的?”他回答:“这是我新发明的渔网。”路人都吃惊地说道:“这东西能捕到鱼?”他说:“一个渔网只捕到一条鱼,我的这些独网也比那些多眼渔网省事得多啊!”

路人笑道:“那你捕到的鱼呢?”

那个人顿时羞愧地低下了头。

另一个人想到的是,这些渔网织得再小,也总有一些水产漏走,而且网眼太小,织起来太费事。如果不开渔网口子,织起来容易,又避免了漏网,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于是,他改进的渔网是一块布制成的大兜子,形成渔网状。第二天,他乘船来到湖中,把他的渔网撒到水中,然后收拢,用劲往上提。但这厚实的布内充满了水,太重了,在提离水面时,一不小心,将自己拖入湖中,淹死了。

启示:孩子认识事物,往往会孤立地看待一种现象,就像单网捕鱼与无网捕鱼一样。这两个人只是看到一条鱼钻一个网眼或没网眼更容易捕到鱼的表面现象,不懂所有网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到鱼的本质。家长要教育孩子,要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要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条件性和规律性,要善于从它们的联系、联结方面加以认识。

训练支招:

(1)教育孩子,看待一件事,要注意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要把它放在一个系统中通盘考虑。

(2)引导孩子,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要考虑诸方面的因素。

(3)经常性地培养孩子用联系的观点来思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