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换成“我先尝”,就会因立意的低下破坏儿歌的美感与价值。可见开掘积极健康的主题在创作儿歌中的重要性。前者的立意比较概念化,缺乏幼儿情趣;后者的立意则比较巧妙,通过“我”提醒小兔、小狗不要踩踏青草来表达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充满幼儿情趣。
五、要透过现象开掘积极的主题
儿歌是孩子们的“开心果”,总是给孩子们带去快乐。优秀的儿歌不是板着脸孔的说教,而是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在率真自然而又富于生活哲理的立意中,达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潜移默化教育的目的。因此创作一首好的儿歌更需站在提升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幼儿道德情操的高度,根据题材开掘积极健康的主题。例如《橘子红》:
橘子红,橘子黄,
橘子像个金铃铛。
金铃铛,树上长,
摘下铃铛大家尝。
比喻新巧,既有色彩、音乐的美,更有“摘下铃铛大家尝”的情感美,一个“大家尝”,体现了作品立意的高度。如果换成“我先尝”,就会因立意的低下破坏儿歌的美感与价值。可见开掘积极健康的主题在创作儿歌中的重要性。
特别要注意的是,儿歌的立意一定要自然,切忌人为地拔高,更不要简单地添加口号式的结尾。比如下面两首儿歌: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乖。(选自幼儿园教材《语言》)
《轻轻地》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郑春华)
同样是写爱护花草树木,但在立意与情趣上则有较大的差异。前者的立意比较概念化,缺乏幼儿情趣;后者的立意则比较巧妙,通过“我”提醒小兔、小狗不要踩踏青草来表达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充满幼儿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