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纯有趣的叙事

单纯有趣的叙事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便是长篇或中篇童话,其中故事也是单纯、明快的,往往有一条主人公的活动线索贯穿始终,将主人公所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而每一个小故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童话属于叙事性文体,它的主要写作方式是叙事。在循环的过程中,有反复的因素在内。另一种对照是前后对照,以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和遭遇来组织故事情节,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英国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用的就是前后对照法。

四、单纯有趣的叙事

童话是一种叙事的文体,其中对幻想形象的刻画,对幻想世界的构筑,都是通过所讲述的故事——叙事表现出来的,由于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童话的叙事方式,一般都十分简洁、明快和富有趣味,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情节和背景,都是较为单纯的。

童话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一种单纯的类型化的性格。如善良的小白兔、聪明的小花猫、憨厚的小黄狗、懒惰的小黑熊、狡猾的狐狸、凶恶的老狼,等等,性格特征单一,但鲜明突出,描述刻画也多用粗线条,这是因为幼儿感知觉能力、表象能力比较发达,容易抓住人物具体的外部特征。

童话的情节,也总是只作单纯的线性展开,情节生动有趣,但不复杂;可以曲折变化,但条理要清楚,枝节不过多;可以有悬念,但不悬置太长;有冲突有高潮,而结尾总是比较圆满。

童话的背景也很单纯,一般都是虚化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往往十分简略,甚至模糊不清,不少幼儿童话沿用古老童话的模式:“从前”、“有一次”、“在一座森林旁边”等等。童话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一个童话就是一个小故事、一场小小的游戏。即便是长篇或中篇童话,其中故事也是单纯、明快的,往往有一条主人公的活动线索贯穿始终,将主人公所经历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而每一个小故事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如英国米尔恩《小熊温尼·菩》、日本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便是这样。

童话属于叙事性文体,它的主要写作方式是叙事。但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品较低,理解能力有限,审美意识还不完善,因而,幼儿童话的叙事方式,一般都以趣味性、游戏性、重复性、口头性为特点。

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作为一种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童话,在它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叙述方式,如三段式、层递式、循环式、对照式、连环式、连续式、串联式,等等,其中有的就具有单纯、明快的特点,常为童话所采用,这里也作一些介绍:

三段式 将性质相同而具体内容相异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连贯在一起。这种叙述方法使故事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得到完整鲜明的表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这些事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单调,反而具有一种特殊的情趣。如《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俄罗斯阿·托尔斯泰的《金鸡冠的公鸡》都运用了三段式。

循环式 也称循环反复式。故事情节的展开仿佛转了一个圆圈,周而复始,即以某个形象为起点,产生一连串基本相同的情节,从一个形象转到另一个形象,最后又回到起点。在循环的过程中,有反复的因素在内。例如,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写小白兔在雪底下找到两个萝卜,想到小猴也很饿,就送给小猴,小猴又送给了小鹿,小鹿送给了小熊,小熊又送给小白兔。在送萝卜的过程中,不仅情节一次次反复,几个小动物的心理活动也一次次重复。在反复中,故事中互相关心、爱护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和突出。

对照式 用对照式展开故事情节,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为中心,在相同环境下,出现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反面人物对照出正面人物,用假恶丑对照出真善美。如法国贝洛的《仙女》。另一种对照是前后对照,以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和遭遇来组织故事情节,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英国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又译《巨人的花园》)用的就是前后对照法。

除以上方式外,还有如层递式连环式、连续式、串联式、反复式等,这些叙述方式,都是幼儿容易接受,喜欢欣赏的叙事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