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改编方法
对材料的处理是改编的主要工作,一般有三种改编方法。
(一)改写
这是依据选材的原则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和形式进行较大的改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和糟粕既指思想内容,也指艺术形式。如茅盾在把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改编成儿童故事《大槐国》时,突出了原作对热衷于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揭露和嘲讽,而把原作中的一些不健康的、封建迷信情节全部删去,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
例如把儿童诗改编为儿童故事:
咯咯鸡和小弟弟
⊙ 鲁 兵
一只咯咯鸡,
跟着小弟弟。
小弟弟自己不吃饭,
拿饭去喂咯咯鸡。
咯咯鸡说:
“你请我吃饭,谢谢你。”
小弟弟说:
“你帮我吃饭,谢谢你。”
咯咯鸡天天跟着小弟弟,
小弟弟天天拿饭喂咯咯鸡。
小弟弟老是长不大,
咯咯鸡长成大公鸡。
改写后的幼儿故事《咯咯鸡和小弟弟》:
院子里有一只小鸡,名叫咯咯鸡。它长得十分可爱,浅黄色的、毛茸茸的,像个小绒球。它整天与一个小男孩儿小弟弟在一起,小弟弟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几乎形影不离。
妈妈喊:“小弟弟,吃饭了!”可是小弟弟撅起了嘴,原来小弟弟不爱吃饭,尤其不喜欢吃蔬菜。可是不吃饭妈妈会生气的。小弟弟就偷偷地把饭拿出来,喂咯咯鸡。饭真香啊,咯咯鸡不一会就吃光了,高兴地说:“你请我吃饭,谢谢你!”小弟弟躲过了妈妈的批评,也很高兴,说:“你帮我吃饭,谢谢你!”于是,咯咯鸡更愿意跟着小弟弟了,小弟弟把不爱吃的饭菜都拿给咯咯鸡吃了。一天天过去了,咯咯鸡长得壮壮的,很威风,已经成为一只大公鸡了。再看看小弟弟呢,瘦瘦的,个儿一点都没长。
小朋友,你说,小弟弟应该怎么办呢?
(二)扩充
这是在不违背原作的意义时,对原作的内容和篇幅进行合理的扩充。特别是在原材料比较简洁的情况下,只有经过艺术的扩充才能改编成儿童故事,像对寓言的改编以及历史典籍的整理都需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如茅盾的历史故事《牧羊郎官》,写的是汉朝人卜式由牧羊起家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事迹。卜式确有其人其事,但在《史记》、《汉书》中均只有不到千字的简单记载。茅盾采用扩充方法,把它写成一个有三千多字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处处突出了牧羊人卜式“不爱钱,不爱官”、“从事实业”、“报效国家”的精神。
例如把短小故事进行扩充:
藏起来的下水道
⊙ [奥地利]路德维克·拉赫
小老鼠,四处转,找个地方去睡觉。咦,那个圆圆的是什么?洞口黑又黑,这里是一个下水道,下水道里黑漆漆,错综复杂像个迷宫。哗哗哗,下雨了,雨水流进下水道,小老鼠快快逃。哎呀呀,好臭啊,小老鼠被呛得直咳嗽。原来是楼房里的污水流进来。扩充后的儿童故事《藏起来的下水道》:
有一只小老鼠,与妈妈走散了,找不到家了,它走啊走,累极了。天渐渐晚了,小老鼠想,应该找个地方睡一觉,明天再接着找妈妈。
哪里比较安全呢?它想睡在楼道的垃圾桶里,可是那里面已经有别的老鼠了,它想躲在一扇门的后面,可是那时常有人经过,不行,去哪呢?它突然看到一个圆圆的黑乎乎的洞口,冒着冷气。这是什么地方?小老鼠把身子探进洞,里面静悄悄的,好像挺安全,适合睡觉。于是它大胆地爬了进去。
啊,一条条黑漆漆的管子连在一起,像一座管道的迷宫。里面湿漉漉的,冷冷的,滑滑的,有点吓人,但小老鼠对这座管道迷宫充满了好奇,它想看看,它们到底通到哪里,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它爬呀,爬呀,突然,哗哗哗,哇!管道下雨啦!雨水流进管子里!小老鼠拼命逃,一边跑一边纳闷儿,管子里怎么下雨了呢?真奇怪!哎呀呀,好臭啊,小老鼠被呛得直咳嗽,它逃出洞口,大口喘着粗气。
这时另一只小老鼠看到它的狼狈样,乐得直蹦,说:“兄弟,你以为你到了游乐园的迷宫吗?这是人们倒污水的下水道。”
(三)缩写
这是对原作的内容和篇幅进行压缩,保留主干,删除枝叶。把文学名著改编成儿童故事,大多采用这一方法。这不仅增加了儿童的精神食粮,而且可引起他们对文学名著乃至文学的兴趣,因而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如英国的查理·兰姆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合作编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我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编写时要注意线索单纯,脉络清楚,突出主要人物及其情节。有时也可只采用其中的一部分写成故事,或把全部内容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故事。同时,改编儿童故事应尊重原作,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改编,都不能破坏或歪曲原作的主要思想、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特别是改编真人真事的故事时,态度更要严肃,不得随意增减、虚构,一定要真实、准确。
例如把小说缩写为篇幅短小的儿童故事:
奇怪的包裹[日本]
(一)
山麓下有个小镇,小镇的边上有个车站。这个车站在山麓下的小镇边上,那自然是个小车站了。
车站里只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是站长,一个是值班员。
一个夏天的午后,这个车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火车从车站开出以后,年轻的值班员在候车室打扫卫生。
“哟,谁忘了包裹了?”他看了看座位底下,自言自语地说着。一个座位底下,有一个漂亮的深绿色的包裹。他又看了看四周,候车室里没有一个旅客。
“噢,知道了。这是刚才上车的哪位旅客忘了带走的包裹!”值班员把手伸到椅子底下,捡起了这只包裹。包裹布有点发旧,里面好像包着一个四方形的盒子。大概是木板盒子吧,显得不怎么重。这是一个长和宽均为二十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包裹,令人感到十分奇怪。
这个包裹里装着什么呢?年轻的值班员把耳朵贴在包裹上,并轻轻地晃了晃,但是什么声音也没有。要是装着饭盒的话又显得太轻了一点,大概是点心盒吧,要不里面装的是水果。不,从这个包裹的大小和重量来看也许里面装的是陶器。年轻的值班员翻来覆去地思索着:说不准里面装的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宝物。
好奇心驱使着年轻的值班员,他真想解开包裹看看里面究竟装着什么东西。
“不行,等一等,我不能随便打开旅客遗失的行李!”
年轻的值班员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他拿起包裹径直向站长室走去。
“站长,这是旅客遗忘在候车室里的包裹!”
站长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边眼镜,他目不转睛地打量着这只包裹。
“里面装的是什么啊!噢,想起来了,刚才下车的旅客有七人,上车的旅客有五人,火车已经开出十分钟了,如果这个包裹是下车的旅客丢失的,照理也该来认领了。嗯,这么看来,这包裹一定是上车的旅客遗失的。”站长歪着脑袋在那儿苦思冥想。
“会不会是玩具啊,和那种魔盒一样,一打开就会蹦出一个弹簧人来!”
年轻的值班员接着又说了一句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的话。
“站长,这里面不会有什么类似炸弹的东西吧!要是魔盒的话,那倒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包裹里面装着定时炸弹,一打开盒子就会轰轰地爆炸的。”
“哎呀,你别吓唬人好不好!可是,话又得说回来,最近的报纸经常登载炸弹爆炸之类的新闻。”
“是啊,这种恶作剧现在很流行,只要有一枚炸弹就可以把咱们这个小车站送上天!”
站长和值班员把交叉着的双手放在各自的胸前,在那儿绞尽脑汁地想着。
(二)
“站长,您瞧,这儿夹着一张纸条。”年轻的值班员从包裹的一个线缝处抽出一张纸条。
“噢,这是行李标签!”
值班员抽出的纸条是一张带有细铁丝的行李标签,它被折叠得小小的,塞在包裹的线缝处。
“快看,上面还写着这样的话呢!”
“马上打开这个包裹!”行李标签上这样写着。
“‘马上打开’,这么说包裹里面也许是食物。不快点吃的话就会变坏!”站长边说边看了看行李标签的背面。
“不要在屋外打开!”背面写着这句话。
“这真是个奇怪的包裹!‘马上打开’、‘不要在屋外打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不准这里面会有什么危险的物品。”
站长和值班员好像在猜谜,苦苦思索着。
“‘不要在屋外打开’,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在屋里打开包裹,不能让里面的东西见到阳光。”
“嗯,你说得不错!”
可是,不论他们俩怎么琢磨,还是不解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
“喂——”站长把头伸出窗外,大声地叫了起来。驻当地警察所的一个警察正在本站前的一条路上走着。
这个警察的鼻子底下留着小胡子,身体胖胖的。他听见站长的叫声后便径直向车站走来。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站长对警察说道。
“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警察一边点头一边听着站长的说明。
“这么说来,这件遗忘的行李还与众不同,上面有行李标签,可标签上却没有写姓名和地址。是炸弹的话那就危险了,但从重量来看不太像炸弹。行李标签上写着‘马上打开这个包裹’,那么咱们三个人一起打开看看吧!”
“不会出什么事故吧?”听了警察的话,站长忧心忡忡地说。
“我以为这里面装的是小动物!要是动物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动物呢?是松鼠、小鸟、青蛙、鼹鼠,还是小兔呢?不,要是小兔的话这个箱子又小了点。”
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三个人猜来猜去。
“站长,这里面也许装的是蛇吧,如果是蝮蛇的话那可就糟了!”年轻的值班员说道。
“喂,你今天是怎么了,尽说些倒霉的话!”站长好像有点怕蛇,他不禁往后退了两三步。
“放心吧,如果是蝮蛇的话,我会一下子就捉住它的!”警察说完这句话后就摘下了手上的白手套,解开包裹上系得紧紧的结头。
小木盒露了出来,盒子盖上钉着小钉子。警察开始开木盒了,他小心翼翼,脸上露出一副严峻的表情,慢慢地撬着小木盒的盖子。
(三)
木盒打开了。
“啊!”三个人同时尖声惊叫了起来。
小木盒里发出一阵轻微的沙沙声,这声音就像人们走路时踩着干枯的树叶时所发出的声音。
就在这一瞬间,一个浅褐色的昆虫在三人的眼前掠过。
“啊,一个大蜻蜓!”
木盒里飞出一个大蜻蜓。小木盒的底部垫着一些草,草下面还有一封信。
信上这样写着:“哥哥:今天奶奶去看你,我托奶奶带给你一件礼物——一个大蜻蜓。希望你早日赶走病魔,尽快康复。这个大蜻蜓是在牧场的沼泽地里捉到的,请哥哥把它从木盒子里放出来,让它在东京的上空飞翔。弟弟新吉写”。
蜻蜓在三个人的头上方盘旋了两三回,随即便从站长室的窗口飞了出去,然后笔直地飞向高高的蓝天。缩写后的儿童故事:
奇怪的包裹[日本]
山麓下有个小镇,小镇的边上有个车站。
一个夏天的午后,这个车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火车从车站开出以后,年轻的值班员在候车室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座位底下,有一个漂亮的深绿色的包裹。他想一定是刚才上车的哪位旅客忘了带走的包裹!值班员捡起了这只包裹。包裹布有点发旧,里面好像包着一个四方形的盒子。大概是木板盒子吧,显得不怎么重。令人感到十分奇怪。
这个包裹里装着什么呢?年轻的值班员把耳朵贴在包裹上,并轻轻地晃了晃,但是什么声音也没有。要是装着饭盒的话又显得太轻了一点,大概是点心盒吧,要不里面装的是水果。不,也许里面装的是陶器。年轻的值班员不断猜想着:说不定里面装的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宝物。
于是,年轻的值班员拿起包裹径直向站长室走去。
站长戴着一副眼镜,目不转睛地打量着这只包裹。苦思冥想,到底是谁丢的盒子,盒子里装的什么呢?
这时,年轻的值班员从包裹的一个线缝处抽出一张纸条。上面还写着这样的话呢!“马上打开这个包裹!”“不要在屋外打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不准这里面会有什么危险的物品。
他们叫来了站上的警察。把刚才的事情向警察汇报了。
警察说:“这件行李好奇怪呀,上面有行李标签,可标签上却没有写姓名和地址。是炸弹的话那就危险了,但从重量来看不太像炸弹。行李标签上写着‘马上打开这个包裹’,那么咱们三个人一起打开看看吧!”
警察接着说:“我以为这里面装的是小动物!要是动物的话,又是什么样的动物呢?是松鼠、小鸟、青蛙、鼹鼠,还是小兔呢?不,要是小兔的话这个箱子又小了点。”
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三个人猜来猜去。
警察解开包裹上系得紧紧的结头。小木盒露了出来,盒子盖上钉着小钉子。警察开始开木盒了,他很小心地、慢慢地撬着小木盒的盖子。
木盒打开了。
“啊!”三个人同时尖声惊叫了起来。
小木盒里发出一阵轻微的沙沙声,这声音就像人们走路时踩着干枯的树叶时所发出的声音。
就在这一瞬间,一个浅褐色的昆虫在三人的眼前掠过。
“啊,一个大蜻蜓!”
木盒里飞出一个大蜻蜓。小木盒的底部垫着一些草,草下面还有一封信。
信上这样写着:“哥哥:今天奶奶去看你,我托奶奶带给你一件礼物——一个大蜻蜓。希望你早日赶走病魔,尽快康复。这个大蜻蜓是在牧场的沼泽地里捉到的,请哥哥把它从木盒子里放出来,让它在东京的上空飞翔。弟弟新吉写”。
大蜻蜓在三个人的头上方飞了几圈,随即便从站长室的窗口飞了出去,然后笔直地飞向高高的蓝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