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蝌蚪找妈妈(童话剧)
⊙ 耿延秋
人物 青蛙妈妈
一群小蝌蚪
鸭妈妈和孩子们
鹅妈妈和孩子们
乌龟妈妈和孩子们
时间 春天
地点 池塘和小河里
先请一位小朋友朗诵歌词,全班小朋友大合唱:
1=D
优美
青蛙 (从合唱队伍中跳出,边表演边朗诵)
呱呱呱,呱呱呱,
我睡一冬醒来啦。
扑通一声进池塘,
伸伸腿儿叫呱呱。
高高兴兴来玩耍,
碧绿水草是我家。
生下许多小黑崽,
一天一天在长大。(退下)
蝌蚪们(群舞)
1=D
欢快 活泼
[鸭妈妈带着小鸭们高高兴兴地走到台中。]
鸭妈妈 (高兴)
呷呷呷,呷呷呷,
我的孩子真听话。
小鸭甲 妈妈妈妈咱去哪?
鸭妈妈 池塘里边去玩耍。
[小蝌蚪们跑了过来。]
蝌蚪 (互相问)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蝌蚪甲 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
您知道我们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吗?
鸭妈妈 我看见过,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在前边去找吧!
蝌蚪们 谢谢鸭妈妈!
小小的尾巴黑黑的头,
高高兴兴往前游。
[金鱼妈妈带着孩子们游了过来。]
蝌蚪甲 (发现了金鱼头上有两只眼睛,高兴地喊起来)
妈妈来啦!(高兴地摇头摆尾)
蝌蚪们 (齐喊)妈妈!妈妈!
金鱼妈妈 (和蔼地)
对不起,对不起,
我的孩子是小金鱼,
正在我身边做游戏。
快去前边找找看,
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
蝌蚪们 (有礼貌地表示感谢)谢谢金鱼妈妈!
小小的尾巴黑黑的头,
高高兴兴往前游。
[正当小蝌蚪们往前游的时候,迎面游来了白鹅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鹅妈妈 (自由自在地)
大白鹅我前边叫,
孩子们!
小白鹅 (着急地追赶着妈妈)
小小白鹅我后边跑,
一个一个紧跟上,
小鱼小虾吃个饱。
蝌蚪甲 弟弟妹妹快来看!她的肚皮是白颜色的。
(指着鹅妈妈)
蝌蚪们 (高兴地齐声高喊)妈妈!妈妈!
鹅妈妈 (亲切地)
小蝌蚪,别着急,
听我慢慢告诉你,
你的妈妈四条腿,
快到前边找找去!
蝌蚪们 白鹅妈妈再见!
游呀游,游呀游,
我们大家真发愁,
找来找去找不到,让我们往哪里游?
[乌龟妈妈和小乌龟慢吞吞地游过来。]
乌龟妈妈 (自由自在)
大乌龟我慢慢游,
小乌龟 (紧追)小小乌龟在后头,
不着急,不发愁,
跟着妈妈乐悠悠。
蝌蚪甲 弟弟妹妹来看!来看它有几条腿?
蝌蚪们 (认真地数)一、二、三、四,(高兴地喊)四条腿!四条腿!
蝌蚪甲 (比较老练、认真地,又仔细看了看)别忙!别忙,咱们可不能太心急了!
(游到乌龟妈妈面前轻声地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小乌龟 (一贯慢吞吞的小乌龟这下可着急了)她是我们的妈妈,怎么又成了你们的妈妈?
乌龟妈妈 (和蔼地)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是:
身穿绿花袍,
四腿蹦蹦跳,
两眼鼓又大,
唱歌呱呱叫。
你们到前边去找吧!
蝌蚪们 (齐鞠躬)谢谢您,乌龟妈妈!
游呀游,游呀游,我们大家不发愁,
下定决心往前找,
妈妈一定在前头。
[前边荷花叶子上坐着一只大青蛙,这正是要找的青蛙妈妈。]
青蛙 (像发现了什么)
呱呱呱,呱呱呱,
游来一群黑娃娃。
蝌蚪们 (恭敬地)请问,您是我们的妈妈吗?
青蛙 (有意地考考他们)你们能告诉我,
你们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吗?
蝌蚪们 (齐声)能!
身穿绿花袍,
四腿蹦蹦跳,
两眼鼓又大,
唱歌呱呱叫。
青蛙 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
蝌蚪们 (忙扑上去,又跳又叫)妈妈!妈妈!我们找到妈妈啦!
青蛙和蝌蚪们(欢乐歌舞)
——剧终
(选自《幼儿戏剧歌舞小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 耿延秋,北京第二幼儿园教师。为孩子们改编过,《咕咚来了》、《雪花》等幼儿童话剧,并由戏剧出版社出版。
【作品简析】 原作写的是一个暖和的池塘里发生的一个温馨的故事。剧本从幼儿审美心理和观赏兴趣出发,根据舞台演出需要,在不改变原作基调和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功的再创作。
一是增加了动物孩子,并为各组动物设计了各具特征的情态和戏剧动作。如青蛙呱呱呱,鸭妈妈呷呷呷,鹅妈妈边走边慈爱地呼喊小白鹅,乌龟慢吞吞地游,特别是摇头摆尾的小蝌蚪天真幼稚,欢快活泼。这些设计,生动地表现了不同角色的外形和性格特点,很合乎幼儿观赏情趣。
二是开头和结尾的改动很有特色。小朋友参与的大合唱相当于“解说”;青蛙的朗诵和小蝌蚪的歌舞,则既简单介绍了人物,又推动了剧情发展。它们由原作的描述性语言转化而成,游戏娱乐性明显。结尾安排的欢乐歌舞,不但表现了小蝌蚪找到妈妈以后的欢喜心情,还呼应开头,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和主题,也给小观众带来兴奋和喜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