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18 女儿畏缩胆小
家长叙述:
老师好,我女儿快六岁了,她总显得与多数孩子不太一样,别人都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一起玩耍,可她却明显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待着。尤其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就会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显得一个人又孤单又脆弱,真替她担心。我使劲儿哄着她,她能动一动,可我不想让她总是要人哄而不能独立面对一些事情,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能接受她是这样的孩子。
专家解读:
家长你好,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出现退缩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注意防治,还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工作、婚姻及教育子女的能力等。
孤僻、退缩的儿童天生的气质就好静,喜欢一个人待着。如果小时候生活环境过于寂静,照顾者较为沉默寡言,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或全职妈妈在家照料长大的孩子,各种事情都由大人代劳,不让孩子动起来去尝试,孩子的各种新鲜体验就很少,一旦到了新环境里,就会对各种新鲜刺激感到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十分拘谨,不愿意接触人。
如果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其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或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度照顾与迁就,也会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在此情况下,要求孩子马上直面新环境,勇敢活泼地冲到小朋友中间自然是不现实的,要知道,胆小孤僻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过程是非常艰难而缓慢的,父母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
专家引导:
建议父母先在家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在家里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断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自己刷牙,自己吃饭,自己关电视,自己洗袜子,自己收拾玩具。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着多做一些,渐渐地,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做,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独立行走,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体验,孩子会更渴望向外探索和展开交往。
父母要多发现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应多带他们外出,接触各种环境,即使有孩子不敢做、不爱做的事情,家长也鼓励他尝试着去做第一步,哪怕向前一点点迈步,也是不小的收获。比鼓励还重要的是,家长要时常把孩子鼓起勇气的事如数家珍地说出来,让孩子总能感到自己的成就、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继续努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家长说这样的一个孩子,心里不能接受。事实上,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顺随孩子天性,一点点引导孩子的过程,不是父母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期待他是那样的孩子,不符合我们的理想就很难过。即使父母的期待再好,也不如接纳孩子此时全部的现状对孩子更有帮助。当父母不接受孩子的个性特点时,父母对孩子的心已经关闭上了一部分,而孩子的内心也会因此而更封闭。
敏感、内向、退缩的孩子往往有相应个性的父母,越敏感就越退缩是不成熟的个性,真正的强者是越敏感就越好奇、越开放,这样才能得到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对于新鲜事物不畏惧,才能更适应社会生活,内心也更快乐宁静。要想孩子的内心开放,父母内心要更开放,心灵更敞亮,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真心,才会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真心使亲子情感融洽,与外界也更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