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三:把分数看成一切
如今的社会,厂长好当,科长好当,可是“家长”并不好当,尤其是今天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孩子成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对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压力很大。现在做家长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都没有教子的经验,我们不可能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下一个。我们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又是如此激烈,我们都感到输不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失败。尽管现在大家都在喊素质教育,但是我们国家的升学就业形势仍然那么严峻,你考不上大学,甚至说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工作就是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为孩子的将来考虑,首先就感到压力很大,我们又把这种压力有意无意地传给孩子。而作为家长最关心的也便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的情绪往往也会随着孩子成绩的起伏而波动。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是多少年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实际上,现在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属于分数教育,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家长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孩子的成绩时,家长的得意、自豪之情就会溢于言表,那种成就感、满足感比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强烈。孩子考试分数低,家长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感觉低人一等,感觉很没面子,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那种失落、那种无助、那种焦灼会让人寝食不安。
可以这样说,现在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考试成绩。然而,当孩子拿着成绩单给家长看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首先要面对的往往却是这样一句话:“这次考试考的分数不高不理想,你下次一定要多加努力才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只能无言以对,然而此时我们不禁也要问:“分数就可以代表孩子的一切吗?”
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他曾向人们讲过自己的这样的一个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十分聪明,无论大小考试他都能拿高分,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都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人,然而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这位汽车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拿多少分”,阿西莫夫点头答应了,于是修理工便开始说题目:“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打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了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了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么做?”,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而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以后汽车修理工开心的笑了起来:“哈哈,答错了,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还要做手势呀?博士,看来这回你是不及格了!”而此时阿西莫夫也只得承认自己的回答很愚蠢。
阿西莫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像阿西莫夫这样一位属于“天赋极高”之人,在面对修理工的一个简单的思考题时也会出现分数不及格的情况,那么我们的孩子们考试的时候分数不高那实在是太正常了,然而许多人却认为分数就是孩子的一切,把分数不高的责任全部归咎在孩子的身上,并对孩子加予谴责甚至打骂,其实在这过程中我们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正如一位中学生在他的日记本上所写的:“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可我感觉好像还受着科举制度考分的束缚。三年级时我数学考试考了60分,那时压力特别大,我声泪俱下地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
这位中学生的话值得我们再次深思:“分数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分数就是孩子的一切吗?”其实分数只是一个评价孩子的最基本的东西而已,分数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智力的一切,父母们更要知道的是,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分数啊!我这儿有一首学生在期中考试后写的诗《如梦令》:每次信心十足,却是失败无数;重整破旗烂鼓,押下无望赌注;家长盼子成龙,只能看子成熊;顽固顽固,不知伤心几度。考试不好,孩子们也很伤心,也很难过,每一次考试失败对他们都是沉重的打击,他们也想考好,让家长满意、让老师满意、也让自己人前人后有面子,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好。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只看考试结果,分数是个现象,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的原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
1.要分析孩子的学习水平
任何一门功课都有三个层面的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词语、定义、定理、公式、基本观点等)掌握的水平;基本技能水平(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水平);综合技能水平(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考试试卷和平常的作业,可以分析出这三个层面水平的情况。哪方面差,重点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2.要分析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密切,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有的是学习兴趣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责任心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孩子学习不好是什么原因。
3.要分析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都比较好,成绩却总在某一水平上,难以突破,这往往是学习方法问题。家长可以一科一科地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方法存在什么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当然,有时家长可能也不知道一些学科的特点,可以主动找老师帮助分析。
4.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成绩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智力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每个孩子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能力弱,有的观察能力强而记忆力弱,这就需要从孩子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哪方面能力弱,应优先训练哪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5.分析孩子与老师的关系
孩子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他就不愿意上那位老师的课,作业不爱做,勉强应付,结果孩子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会严重滑坡。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然而如何使孩子与老师建立融洽的关系呢?
我们先分析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课堂上老师提问次数少,或者老师与自己交谈少等。
(2)孩子对某科的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即使老师没有对孩子批评、责备,孩子自认为学习不好,老师不会喜欢自己,于是对老师也缺乏感情。
(3)因为纪律问题或某方面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4)被老师冤枉,老师没有发现或不能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方法不当,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与老师感情疏远。
要解决孩子不喜欢老师的问题,必须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找准了原因,再思考解决的措施。在孩子与老师的对立情绪中,有时我们会发现是孩子的问题,有时也会发现老师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尽管学校要求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把不良情绪丢在课堂以外,但是老师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时也会受情绪或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也就难免会在无意识中出现教育上的不周到之处。但是,学生或家长往往不便于或者说不好意思给老师提意见,要求老师改变教育方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师也是普通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但是老师绝对不是故意跟你过不去,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希望每个孩子成人成才,要尊敬老师,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只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家长还要注意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对老师评头论足,因为一旦家长对老师不满意,孩子也就会厌烦老师,从而也就会厌烦老师所教的学科,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害无益。其次,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跟老师交流,一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家长该如何配合学校、老师做工作,二是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还可以指导孩子学会主动与老师交流。有的孩子出于害羞、胆怯,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时心里发怵,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以书面的形式与老师交流,告诉老师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愿望,老师多半会接受学生的意见。
如果家长能够如上所述去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就不会只拿分数来评价孩子,而且,通过这样的分析,找准了原因,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二、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的注意事项
1.不要给孩子简单地定分数指标,要在具体指导上下功夫
有些家长简单地对孩子说:“这次考试必须达到××分。”这样,除了增加孩子的思想压力,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应该指导孩子分析薄弱环节,订好学习计划,改进方法,越具体越好。当然要以孩子主动思考为主,不能强加给他。
2.主动找老师联系,请老师帮助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
家长应该主动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看看家长能够做些什么。
3.改变看成绩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
我们明白了分数背后有很多因素以后,就可以改变看成绩单和谈论分数的方法。考试过后不要天天催问“成绩单发了没有”。
孩子给家长看成绩单,家长应保持平静的态度,可以说:“你主动把成绩单给家长看,很好。让我们坐下来具体分析分析这次考试情况,好吗?”
孩子迟迟不把成绩单拿出来,可以启发他:“这次考试应该总结一下,你先考虑考虑,今天或明天晚上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孩子成绩不好,不要简单责备,而要采取理解的态度:“这次没考好,咱们再继续努力。相信你能总结经验教训。什么时间一起讨论讨论?”
这些做法只是建议性的,各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