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常心育平常人
无论是网上还是书店里,到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之首、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把孩子培养成不怕失败的人”之类的广告语,还有众多宣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励志书。而我认为,绝大部分成功者的经历都和其他人的环境不同,并不能复制,一旦强求复制,孩子的压力也就大了,不是把孩子压傻了,就是把孩子压逆反了。这方面的悲剧层出不穷,不但达不到家长最初教育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家教的难度,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痛苦。
把孩子当草根,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普通的人,这其实也是成功的教育之道。家长应该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孩子只要身体好,品质好,长大了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不是盲目盲从,该吃苦的时候能随大流,该享受的时候能很小资,这不是很好吗?在目前这个社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比附和潮流要难得多,能够把自己的孩子当草根,当一个平凡人来培养,这样的家长并不多,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平常心态和客观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有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超然度外的素养。
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希望按自己的想法把孩子打造成多才多艺的天才。周末对很多孩子来说不是假期反而成了刑期,琴棋书画各类培训填满了本来就不多的休息时间。郑渊洁有句话说得很到位:“100分把童年变成了100岁。”当孩子们眼里渐渐少了童真和快乐,多了疲惫和无奈的时候,家长们是否想过生活中有多少天才,有多少个第一?如果做不到,何不顺其自然还孩子一个快乐无虑的童年!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把全部的爱倾注于孩子,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夙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得到超值的实现。一家老少几代围着一个孩子转,即便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也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别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就一定要有,别的孩子学没学的自己孩子都要学,提高标准,严格要求,满分是众多家长对孩子永恒的要求。
难道家长们不知,第一名只有一个?肖邦或达芬奇式的天才毕竟百年一遇。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孩子基本的兴趣和创造性被强行剥夺,无形中给孩子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压迫感和恐慌感。当孩子日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时,你不但扼杀了一个“有能力的地面操作手”,也绝对培养不出“优秀的高空作业者”。
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某某多好,你有他(她)的一半,我就知足了。”父母常常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是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决不能是沙子。有些家长经常冲着考不到100分的孩子喊:“你看人家考100分,你才考80分,人家当大队长,你才当小队长,人家比赛得第一名,你才第四名,你怎么如此不争气?”
家长在这种心态下迫使孩子拼命学习,出人头地,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殊不知孩子却感到十分反感和压抑。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都只能是平常人,绝大部分家长也是平常人,平常人本来就应该寻找平常人的快乐,所以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美国教育家门肯说:“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人的居多,因此,家长不必刻意去追求使孩子怎么发展,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为栋梁之材。”
中国的一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什么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办。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单一的价值观和目的使我们的教育扭曲,使我们的孩子面目模糊,形象单一,由此而变得脆弱、沉默、呆板、缺乏自信、没有个性,经不起磨砺。这和家长的愿望适得其反,让孩子最终沦为一个平庸的人。
家长首先要学会的是,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见解,把孩子当成一个平凡人,让孩子保有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勇敢地去体验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给孩子多一点宽容,让孩子多一点笑容,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那是你的梦想,你何不自己证明给孩子看?
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长,不要给孩子制定过高的要求和标准。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是去和别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让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而是让不同的孩子的潜能和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和别人没什么区别。千人一面,万众同声,对孩子不仅是个悲剧,而且对整个民族来说,都是十分可怕的。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家长应该多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炼,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每位家长先放下心中的期许,不妨把孩子当成草根,当成一个平常的人,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愈加独立、坚强。
平常不意味着平庸,群星闪耀,天空才能生辉。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必为一时的得与失而过分焦虑,而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做一个积极上进、勇敢而坦诚的平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